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4月24日

书籍如何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独家专访《你不知道的大熊猫》作者金双

人物名片

金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你不知道的大熊猫》作者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昨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而科普图书作为书籍中独特的品类,承载着科学传播的重要功能,在提高大众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方面产生着深远的意义。科技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公示名单》评选出100部(套)全国优秀作品。其中,《你不知道的大熊猫》入选该名单。

大熊猫会冬眠吗?大熊猫为什么“懒”?……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对话本书作者金双,走进大熊猫的“前世今生”,感受一本书的科普之力。

Q1:创作《你不知道的大熊猫》这样一本科普书籍的初衷是什么?

答:作为一名以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主的科普工作者,我在过往16年的科普工作中发现,大多数参观者对“国宝”大熊猫其实并不了解,甚至存在误区。正是这样的原因,这本揭开大熊猫“秘密”的书籍就诞生了。

首先是消除公众对大熊猫的错误认识,大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大熊猫的认识有误。我想要通过这本书普及大熊猫的科学知识。其次,我还想通过这本书让公众了解大熊猫的历史,以及面临的威胁,最终是要让大家明白大熊猫这个“国宝”是需要每个人去关心、爱护的,保护了大熊猫,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

Q2:作为一本科普类书籍,《你不知道的大熊猫》有哪些特点?

答:大熊猫会冬眠吗?大熊猫为什么“懒”?熊猫便便是香的?大熊猫怎么“对话”?……这本书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所以在形式上采取了问题引导的方式,每个章节开始,都会先提出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吸引读者去阅读,同时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提炼成小百科栏目进行专栏介绍,每个章节还会穿插有趣的小故事,把文字尽量说得直白有趣,让他们不仅能看得懂,还能有兴趣。

比如在第一章“大熊猫的老祖宗”中,大熊猫演化史中的几种熊猫分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介绍它们,进一步拉近读者与大熊猫的距离。

Q3:您认为优秀的科普书籍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性?

答:科普作品本身就承担着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内在职责,所以我认为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首先包含的科普内容一定要正确,否则就会误导公众,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优秀的科普作品要丰富有趣,能吸引人看下去,如果科普作品因为内容、形式枯燥,导致读者看不进去,那这部作品的创作将毫无意义。再次,我认为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一定要有广泛的传播性,作品可以线下传播,也可以线上传播,不仅要在国内传播,还可以走出国门将科学知识传播到全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 2023-04-24 黄雪松 本报独家专访《你不知道的大熊猫》作者金双 1 1 成都日报 c113907.html 1 书籍如何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