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先进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市五大先进制造业增长5.8%,除装备制造业外,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支撑能力有所提升。
从需求侧观察,成都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线下消费加快回暖。全市10个重点商圈日均客流量均值已超2019年同期的90%,线下消费对限额以上社消零的贡献度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并一举回升至50%以上。
二是线上消费保持韧性。全市限额以上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收入增速均高出全部消费增速,3月全市美团服务消费指数同比增长17.4%,其中住宿消费、旅游消费指数增长均超39%。
三是服务业投资稳定增长。1—2月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5%,分别高出全部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增速2.5、11.0个百分点。
四是成都造产品“走出去”加快。一季度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班列增长超70%、开行量居全国第一;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3%,显现出新通道的开拓和新市场的拓展正在为成都进出口回稳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关键词:转型引力
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经济发展既要有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有质的有效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在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升级态势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
成都产业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升。截至3月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6%、增速居10个重点城市首位;绿色存续企业数量在10个重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居第2位,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3.9%、4%;3月新增数字经济领域企业数量居10个重点城市首位,环比增长64.6%。
成都投资含链量、含智量持续提高。一季度,引进的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分别增长15.7%、5.6%,先进制造业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占比分别为72%、77%;引进领军人才(团队)39个,招才引智类项目5个,高能级功能型平台2个,“专精特新”项目34个。
成都消费含新量、含优量稳步提升。3月全市夜间消费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6.6%,露营、探险、亲子游的搜索量同比增长均超10%;高消费和次高消费群体占比合计达到73.0%,同比、环比分别提高9.6、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70%以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制图 申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