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分类,从厉行“光盘行动”到节水节电节能……在成都,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科普宣传,让低碳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营造出全民参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氛围。
连日来,成都各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让垃圾分类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力垃圾分类掀热潮,让文明种子落地生根。
家门口的“绿色课堂”
垃圾分类活动进社区进院落
大转盘、大富翁、拼图乐、投壶、丢沙包、垃圾分类脑力大作战……在郫都区犀浦街道福梓社区,“爱成都·迎大运·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主题游园活动开展,六项寓教于乐的分类游戏,引导辖区居民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社区生态环保行动中来。
据了解,在每一个游戏中,居民通过签到获取闯关卡,并参与挑战各项趣味游戏,每挑战成功一项游戏即可获得一个闯关印章,收集到全部闯关印章即完成垃圾分类挑战。
“过期药品属于什么垃圾?有害还是其他垃圾?”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将垃圾分类知识带进院落,给居民朋友送上了一场家门口的“绿色课堂”。课堂中,宣讲老师利用宣传折页、展板,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从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分几类、如何垃圾分类4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系统知识科普。“原来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和土地,还可以变废为宝。”蓓蕾东巷4号院的李女士说。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居民就垃圾分类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小技巧进行交流分享。记不住垃圾分类标准、看着别人不分类自己也不想分、没有人督促坚持不长久……一个个难点被罗列出来。“可以在家里放置4个垃圾桶,厨房里的扔厨余垃圾,厕所里的扔其他垃圾,客厅里的扔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有难点自然也有解决的办法,曾女士说,垃圾分类是一种习惯,先在家刻意练习,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件随手小事。
为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青羊区府南街道同德社区联合群益会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垃圾“乐”分类,同德“益”起来第十期——分类知识“乐学堂”活动。现场还开展了垃圾分类趣味互动游戏,到场居民每人随机抽取三种垃圾,并分别投入到相应的垃圾桶内,投入正确即送鼓励小礼品一份。科普与游戏相结合的新颖宣传方式,巩固加深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我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希望以后能再开展类似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居民张大爷说,这种形式让他容易记住。
在成华区青龙街道,垃圾分类大富翁的互动小游戏吸引着居民参与进来,居民还在现场参与了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活动,“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我们平时投放正确率就更高些。”附近居民林雪英告诉记者。
天府新区永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宣讲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和社会需求,呼吁市民转变观念,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知识竞答、“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等互动环节,将垃圾分类知识穿插进趣味十足的飞行棋游戏中,让群众能边玩边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
学校里的“绿色课堂”
学生争当垃圾分类志愿者
“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回收再利用,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变废为宝。比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制造新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在东部新区养马街道初级中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一位垃圾分类时尚达人在活动中介绍。
此次活动邀请了3名垃圾分类时尚达人,分别从分类常见误区、源头减量倡环保、分类小妙招三个角度分享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参与人员垃圾分类的意识。自编自导的小品《从我做起》,讲述垃圾分类引导员“谢导”耐心教会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故事。方言、川普、“散装”英语自由切换,全程包袱连连、笑料频出,瞬间将活动气氛点燃。
“我知道”“我来!我来!”“这里!这里!”知识问答环节,参与人员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回答正确的居民成功领取了一份精美小礼品。据了解,东部新区以垃圾分类进校园“家、校、社区”联动共同参与等方式,提高社会参与度。
“阿姨,你好,垃圾分类知识请您了解一下……”锦江区东怡社区的工作人员带领东光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化身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了“垃圾分类,红领巾在行动”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在垃圾分类的大转盘游戏中,大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体验活动,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轻轻松松帮各类“垃圾”找到了“家”。在收获知识和快乐的同时,还得到了精美小礼品。小小的奖励,也激发了大家垃圾分类的动力!随后,小志愿者们分区域逐户进行“一对一”指导,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120份,物料奖品40套。积极为居民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吗?”高新区中和第六幼儿园里,老师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四种标志,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互动,小朋友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小常识和生活中垃圾分类的作用,还知道了人的一生要制造相当于8头大象重的垃圾。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了“环保拍手歌”;垃圾分类问答环节,小朋友们绞尽脑汁,积极参与,回答工作人员的问题。还和“垃圾分类”人偶进行了游戏互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