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这是一个匠心回归的时代,也是一个匠才辈出的时代。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过,成都于5月5日召开“成都工匠”命名大会。经申报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社会公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等评选流程,成都隆重表扬命名2022年、2023年两批次共1248名“成都工匠”,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礼遇时代工匠、致敬劳动英雄。
“成都工匠”是全市产业工人队伍的杰出代表,从2019年起成都已连续5年表扬命名“成都工匠”,累计评选3060名。长期耕耘工艺技术最前沿的张平、点滴积累磨炼成为技能尖兵的胡亮、勇攀高峰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的何苗……这些获表扬命名的优秀工匠,他们在各自领域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大显身手、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熔铸起大城工匠的精神品格。
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勉励“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列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培养造就更多天府工匠、高技能人才,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着力重点。
近年来,从先后出台“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成都工匠”礼遇十条,到把“开展‘技能成都’行动”“大力培育‘成都工匠’”写进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再到五年表扬命名3060名“成都工匠”……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都始终坚持把发挥高素质劳动者、创造性人才作用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持续扩大,有力支撑产业建圈强链、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加快推进,服务成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座城市,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会激励什么样的力量。我们相信获表扬命名的“成都工匠”及全市广大职工和劳动者,将以工匠身份为表率、以工匠精神为自觉、以工匠荣誉为追求,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激发创新活力,永葆工人阶级先进性、当好服务发展主力军、锤炼干事创业真功夫、奏响敬业乐业最强音,以“匠心”与“匠技”在现代化成都建设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更多建功时代、报效祖国、服务城市、成就自我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