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外联部组建之初,郝晓林就成了其中一员。上千个日夜,他始终着眼于提升外事礼宾接待的质量——主讲外事礼宾培训不下20次,已培训人数约2000人;梳理每个赛区每个场馆的外事接待和旗帜方案,确保外事礼宾接待和旗帜管理工作万无一失;国际大体联大家庭接待团队官方邮箱累计收发邮件500余封……
“让外事礼宾接待展现成都国际风采。”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外联部外宾接待处副处长郝晓林说,外事礼宾是公共外交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关乎着一座城市的国际形象。
“作为对外联络的接口,外联部负责执委会领导与国际大体联高层的日常沟通联络,协调国际大体联工作组3次来蓉共同办公,实地勘探各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与各工作部开展工作对接会议130余次。”对于国际大体联联络工作,郝晓林如数家珍。
然而做好对外联络工作并不容易,既要具备国际视野,又要站稳原则立场,做好外事把关。“每个场馆长什么样都需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郝晓林说,旗帜管理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对场馆熟悉才能提前妥善安排好旗帜排序、悬挂方式等细节。就在去年,郝晓林与同事已完成对各参赛国家和地区旗帜样式、尺寸、色调、细节等核验工作。
“今年将根据2023年最新代表团参赛报名信息,明确实际旗帜需求,确保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都漂亮地飘扬在赛事场馆内。”郝晓林介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摄影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