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5月13日

五部门联合发文

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通知提出了一系列衔接措施。

衔接措施

1建立去向登记制度

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

2明确户口迁移要求

高校毕业生户籍可以迁往就业创业地(超大城市按现有规定执行),也可以迁往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3明确档案转递衔接

2023年起,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审核和管理人事档案时,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

4明确报到入职流程

用人单位可凭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含网签协议)或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其他双方约定的证明材料,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入职手续。

5明确信息查询渠道

用人单位、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dj.ncss.cn),查询离校时相应毕业去向信息。高校毕业生和有关单位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和验证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信息。

新闻背景

就业报到证 一个“历史的产物”

就业报到证由1999年以前的“派遣证”转化而来,是相关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同时也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记载参加工作时间用于计算工龄、认定学生干部身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就业报到证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储朝晖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到证,原来是根据就业包分配的体制设置出来的制度。但是现在已经实施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了。这样的形式还一直留下来了,但事实上它的作用在前些年已经大大降低了。”

本组文图据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3-05-13 五部门联合发文 1 1 成都日报 c114804.html 1 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