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5月19日

全省各级已与81个国家的440个省、州以及城市“结好”

四川“国际朋友圈”越交越广

“开放四川”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5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了“开放四川”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四川国际友城建设”。省外事办主任张涛介绍了当前四川缔交国际友城或友好关系合作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据了解,1982年10月,我省与美国华盛顿州缔结了友好省州关系,这是我省建立的第一对省级国际友好城市,由此拉开了四川广交国际“朋友”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深耕细作,目前,全省各级已与81个国家的440个省、州以及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城或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建立国际友城119对、国际友好合作关系321对。”张涛表示。

达成多领域合作

助力四川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四川地处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起点,也是促进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通过搭建高规格、大规模、广覆盖的国际友城交流平台,四川正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依托于国际友城搭建的互信之桥,也为四川对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据介绍,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共同推动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以及与德国北威州共同推动的通内斯高端肉制品加工项目均已落户四川。同时,四川还与法国欧西坦尼亚大区共同推动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

此外,四川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波兰罗兹省之间已实现中欧班列的互联互通,与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际友城共同推动成都—南美货运航线开通。不仅如此,四川还与20余个国际友城开辟定期航线,与30余个国际友城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促进一大批国际友城企业落户四川,助力一大批四川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遍布30多个国际友好城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发布会上,张涛也用“民心相通”来形容四川与各国际友城之间的关系。“依托国际友城搭建民心相通之桥,厚植人民友好情谊,我们聘请了35名国际友城交流顾问,并组织来自10余个国际友城的20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看四川’夏令营活动。”张涛介绍,同时还接待了140余名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师生来川访问,组织700余名四川青年参加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组织30余名四川青少年赴美国华盛顿州访问,组织40余名四川青少年赴日本广岛县交流学习,推动四川青少年与各国青少年交流互访。

打造“三个一”工程

内陆腹地转变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推进四川国际友城建设过程中,四川省着力打造了“三个一”工程,即:一个品牌(“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一个平台(全国首家省级国际友城馆—四川国际友城馆)、一个机制(四川国际友城交流顾问机制)。在省级国际友城的框架下,还积极为各市(州)牵线搭桥。目前,我省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体化推进的国际友城工作良好局面。

张涛介绍,“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是四川国际友城的品牌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2023系列活动将以“走访亲友”“结好纪念”,以及助力“拼经济”和架起“连心桥”等多样活动,继续发挥国际友城在促进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作用,形成参与层级广、覆盖领域宽、合作成果多的良好局面,更加助力四川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国际友城展览展示场馆的四川国际友城馆也于今年2月15日在成都落成,其展览区按洲际、国别和时间轴对友城双方在经贸投资、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众多领域开展的交流合作进行动态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将作为公众了解我省对外交往情况的窗口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定期对外开放,增强公众对全球化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了解,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推动发展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下一步,四川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多交“新朋友”,巩固“老朋友”,高质量推进四川国际友城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助力四川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 2023-05-19 “开放四川”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全省各级已与81个国家的440个省、州以及城市“结好” 1 1 成都日报 c115051.html 1 四川“国际朋友圈”越交越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