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央广网报道了“河南南阳上百台收割机无法下高速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就此,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追踪。
5月29日,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由于部分运输农机的车辆未办理大件运输手续,在高速收费站遇到了通行问题,现在问题已基本解决。此外,目前部分小麦受损主要是受雨水影响。
同日,南阳市三夏生产交管支队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目前农机车辆已不需要办理大件运输手续,也不再对农机车辆超限情况进行收费。
一问:“跨区作业证”作用是什么?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联合收割机车辆可以免交车辆通行费,但需要办理农业农村部统一印制的收割机“跨区作业证”。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李奇表示,“跨区作业证”本是一项惠民政策,实行属地办理,农机手凭此证可免费通行,否则需交高速公路通行费。
南阳地区一高速口收费站站长刘灯(化名)说,“跨区作业证”的作用是引导农机手合法跨区作业,也为农机手进行跨区作业时减轻经济负担、带来便利,而且这个措施已经实施多年了。
二问:运输收割机的车辆是否需办理“大件运输证”?
河南省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工作人员介绍,往年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办理了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的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联合收割机车辆可以免缴车辆通行费。
记者注意到,5月29日,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农机大件运输《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办证指南提到,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交通运输厅通知要求,2023年车货总重或外廓尺寸超限的农机(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应当依法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因为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需要巨额资金,超限车辆上路也可能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危险,”中国公路学会发展中心主任徐丽说,对于收割机运输上高速时未审查相关手续、导致下高速不便的情况,她建议上高速时就进行审查,而不是把问题留在终端。
三问:下不了高速的收割机为何能上高速?
部分前往河南南阳的农机手说,他们从其他地区上高速时未经严格检查相关手续,而是在下高速时被拦。
刘灯表示,运输收割机的车辆超限需办理大件运输证,这虽然是全国统一标准,但每个省份具体执行情况可能不一样,上高速时,车辆两轴不超过18吨、六轮不超过64吨。但下高速时就会严格按照标准审查,超限需要缴费。目前,河南虽然开通便捷通道,但牵涉道路安全问题,省里政策还是引导大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四问:小麦发芽与收割机未能及时下高速有无关联?
河南省南阳市作为小麦主产区,近期面临小麦收割的农忙时节。受连日降雨影响,南阳和驻马店部分地区的小麦收割受到一定影响。
南阳市新野县种粮大户何先生今年种了百十亩麦子。他表示,新野县小麦成熟时间晚于唐河和邓州等地,下雨前并未成熟,目前新野县的小麦已出现了发芽情况,主要原因是连续降雨,“一连续下雨,就算麦还青着,它也发芽发霉。”
南阳市唐河县一乡镇工作人员表示,唐河南边乡镇的小麦比北边乡镇早成熟7天到10天。雨前,因麦子熟的少,收割的也就少,近日遇到连续降雨,小麦就发芽了。当地部分小麦发芽主要还是因为受到连日降雨影响,和收割机被堵高速并无关联。
五问:当地政府是否提前预警?
唐河县某乡镇工作人员表示,唐河县相关部门于5月22日组织督促群众收麦,紧接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连夜抢收。“每年我们都对农机车辆跨区作业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进行宣传,但有些新农机手可能还不清楚。”
他还表示,这次连日降雨给小麦收割带来的影响,也暴露出产粮大县唐河农业生产的短板,以及当地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不足。“雨前,有极少数有烘干设备的企业收购湿麦,可是仅收了两天就不收了,因为湿麦太多,处理不了。很多农民明知道要下雨,可是没办法,湿麦收回来了,没法晾晒,造成发霉、变质。”他建议,国家可以加大烘干设备的支持扶持力度。
六问:各方该如何积极协调、完善机制?
“收割机不能直接上高速,用货车运输收割机的话,一般就会超限。”部分农机手说,大件运输手续虽是规定,但有时可能会带来不便,比如按照既定时间、路线行驶,但在实际跨区作业抢收庄稼时,他们有时又会面临因天气等突发因素,而临时改变路线和采取紧急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分析,目前,农机跨区域作业是解决社会化服务的一个必然选择,也关乎农机拥有者、作业者和需求方的切实利益,但要保障其顺利进行,需各方努力。
此外,他表示,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即使政策在实施过程遇到冲突,应给基层提供灵活处理相应问题的方案,并从管理层面完善相应机制,而不能一味苛责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