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6月06日

双流四千年回眸

□李思健

近日,《双流四千年》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双流古称广都,据现有考古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源远流长的岁月长河中,双流涌现了蚕丛、李冰、诸葛亮、蒋琬、范祖禹、刘沅、乔大壮等众多名人,建立了第一个古蜀国、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三范修史”享誉全国,槐轩学派教化川西。为系统梳理双流的文明成果和璀璨文化,传承文化基因,赓续双流文脉,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组织编撰了《双流四千年》一书,系统挖掘双流历史文化底蕴。

《双流四千年》是双流区推出的第一本“通史类”历史读本。该书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字,以70个人物或事件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双流的历史面貌和地方特色。该书按照古蜀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7个历史阶段进行记述,并特设“黎明曙光”专篇,记述双流县、华阳县的解放过程。全书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重大事件为纬,纵横交错地展现了双流4000多年岁月长河中的发展轨迹。

在漫长的双流历史长河中,有着太多的故事,留下了厚重的历史遗产,它们共同组成了双流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如何将这种精神和文脉梳理好,将这千年的历史浓缩在一本书中,是一件难度很大、工作量也很大的工作,《双流四千年》能融双流千年历史于方寸之间,是一次了不起的“精粹”。

该书行文流畅、层次清晰,以清新流畅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厚重的双流历史,并且很好地兼容了历史性和文学性。读《双流四千年》,感“蚕丛开国”,农业兴邦,开古蜀国数代鸿业;叹“黄龙赤水”,龙溪流韵,折射蜀汉建国之光彩;惜“杜谡石刻”、雅拙率真,刻画晋时之跌宕神秘;赞“葛陌故居”,一代贤相,自表家产廉洁垂范千古。书中还为我们具体展现了“武魁天下”彭阳春,作为清时四川唯一武状元,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令人叹息;“华阳孟母”左锡嘉,虽生活坎坷波折,但是坚韧不拔,教子三迁,当为世之楷模;“传奇医女”曾懿,博学多才,通达医理,她著医书救民众脱离疾疫之苦,呼吁兴女学破除男尊女卑,实为女中豪杰。书中还向我们展示了“抗英三杰”,血染的风采;川军出师抗日,风卷旌旗战鼓鸣;双流英烈,英雄豪气千秋凛然……跟着这本书,我们还能欣赏到双流古八景,观“第一春波”,望“金花夜月”,闻“卦台钟晓”,听“塔桥响应”……感受双流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

这本书的目录是以题下注的形式介绍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浏览目录,可以很方便快速地通晓双流历史大事;全书一文一题,独立成篇,读者随意开卷,便可阅读。可以说,一本在手,便可精览双流。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图片很精美,有很多图片来自双流的旧志典籍,是互联网上不多见的,还有大量的文物配图,它们穿越了历史的尘埃重现在我们面前,带着独属于它们那个时代的气息,展示了双流文化的厚重。

这本书的创作,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的主创人员没有采取过去志书编写中正襟危坐式的刻板面孔,而是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激活了厚重的历史。通俗易懂的行文方式,让这本书不仅能成为双流区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双流的历史读本,还可以是学生热爱家乡的乡土读本。相信了解家乡的历史,知道自己的家乡有这么多璀璨的文化和了不起的文人志士,会让双流的孩子由衷地为自己的家乡自豪,相信这对于家乡的热爱与文化自信,也会成为他们未来前行道路中的自信和力量。

--> 2023-06-06 李思健 1 1 成都日报 c115896.html 1 双流四千年回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