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6月08日

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关怀厚爱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

上接01版

该机制在成都市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小区问题投诉解决功能模块,链接到天府市民云等公共服务平台,群众提出的问题将被推送至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物业项目经理应在第一时间响应,原则上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非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对超时未响应的,系统实施自动预警,区(市)县住建部门介入督办。”

在小区里张贴公示牌不久,保利叶语小区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胡叶恒,就接到了第一单。“有业主反映停车场内乱停放。”胡叶恒介绍,接到信息后迅速处理,并回电业主反馈结果,“把处置情况拍照上传平台。”业主感受显然不错,因为胡叶恒很快注意到对方在线给了五星好评。

市国资委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格局;市退役军人局围绕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等内容明确28个重点调研课题;轨道集团聚焦“谋实TOD战略路径,加快轨道生活场景融合创新”等13个方面开展深度调研……

成都“牢牢把握总要求”,“把这一总要求贯穿这次主题教育全过程”: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取奋进力量——成为引领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关键法宝。

(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当前,成都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质量发展,正奏响这座城市阔步向前奋进的音符。

今年力争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5月底,这两个重点产业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组合拳”谋求产业快速发展。

4月初,《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对外公布优化调整后的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这一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迎来全新“路线图”。

以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效明显: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6.8亿元,同比增长5.3%,位居全国第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4.9%,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8.0%,医药健康产业增长7.9%。

年初,天府锦城实验室入驻首批4个科学家团队和2个平台,全市人才总量突破620万人,集聚65所高校和13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成都正加快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正成为城市发展源动力。

“双机场双枢纽”成型成势,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2.5万列、开行量居全国第1,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23家、成为全国领馆“第三城”……高水平对外开放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增量。

截至2022年,共1490家企业开展跨市域产业协作、较2020年增长48%……城镇化基础不断增强,同城化水平优势显著——经过3年发展,目前成都都市圈贡献了全省46.2%的经济总量,成为区域发展重要支撑。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王伟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要突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就是要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公园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中国模式、成都样板。”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都自觉在服务“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中明责任、找位置、强担当,聚焦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提质“幸福城”等工作,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建设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以前总是计划下趟楼要干几件事,主要是爬楼太恼火了。”今年72岁的黄世延家住锦江区东润风景小区,在安装电梯后,家住6楼的他也能每天下楼锻炼了。

“30多年的老小区拆了围墙、有了物业,简直不一样啰。”青羊区小福建营巷居民颜丽高兴地说,小区如今大变样。

从2021年开始,成都深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两年来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民生项目719个。今年,还将继续推进533个,其中,教育领域项目63个,新增学位8万个;医疗卫生领域项目38个,增加救治床位800张……

一批批民生项目不断落实,一个个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整改,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变化就在身边。

到兴隆湖泛舟、去龙泉山看日出、打卡肉眼可见的雪山……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以绿色为底,重塑城市质感:“五绿润城”构建起更多绿色场景、“三治一增”让市民推开窗户看雪山、 “四大结构调整”加速超大城市绿色转型……远观是风景,近看是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意又写实。

随着大运会临近,成都仿佛成了一个天然“露天运动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大运会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立交桥下、街道两侧等城市“金角银边”被建设改造成为运动场所;凤凰山上,“成都雄起”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生活正成为人们幸福美好的常态。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启动12345亲清在线,做实“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下足“绣花功夫”,让幸福成都更有质感、更有内涵、更有温度。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8公里、居全国第5,基础教育规模、三甲医院数量居全国城市第2位,连续14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生态宜居品质最有力的诠释!

始终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做好城市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锚定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成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对“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成都特色、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现代化之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钟文 谢夏冬 李世芳

--> 2023-06-08 钟文 谢夏冬 李世芳 1 1 成都日报 c115953.html 1 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关怀厚爱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