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上周,随着火炬“蓉火”的点燃并在人们手中不断传递,成都大运会的精彩序章已然拉开,这场期盼已久的体育盛会正加速向我们跑来。
成都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不仅是全球大学生运动员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也是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的难得机遇。
“简约、安全、精彩”是成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这座城市持续努力的方向。能否将这件大事办圆满、把这件喜事办出彩,安全始终是重要前提。
为确保大运会顺利举行,成都已建立健全1个总体预案、92个专项预案体系,指导规范赛区7类专项预案、场馆中心8类专项预案,不断织密安全防线;安保人员日行3万步,用双脚持续踩实安全“地基”……运动员需要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我们需要细致入微地保障,才能确保大运会安全的万无一失。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工作不仅在赛场内。举办重大国际赛事,赛事安全与城市安全一体联动,没有城市安全,赛事安全就难以保证。大运会期间,将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代表团官员、媒体记者,以及更多观众和游客来到成都,对城市的交通、餐饮、住宿、安全、应急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将是城市运行状态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一场严格检验。
成都市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热诚的奉献精神、深厚的友爱情怀,既是大运赛事最热情的观众,也是城市安全的重要参与者。大运会即将到来,我们要树牢安全意识,强化自我防护,注意家庭用电、用气、用火、交通出行安全;同时要深度参与“微网实格”治理,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自建房、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注意发现并及时上报城市微端末梢安全问题,共同维护城市安全、社会安定。
够安全,才能够精彩,大运盛会越是临近,越是要在火热的气氛中保持冷静的头脑。让我们当好东道主,共同铸就最大“同心圆”,将安全理念落实到生活生产的每一个细节,营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宾客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