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办好一场青春浓度百分百的体育盛会,需要一座城市各行各业的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以主人翁意识自觉服务、以热情友善积极奉献、以真诚待人传递温暖……这些参与支持的意愿,要如何转化为每位市民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呢?以干好本职工作为支点,我们将为成都大运会贡献更多办赛力量。
这力量一方面来自“身处其中”的百分百热情。比如大运主题片《100%》中介绍的社区“共享奶奶”黄美英,利用自己“玉苑姐妹花”成员身份,让更多社区同龄人认识大运会、爱上大运会;蜀锦守护者胡光俊,与工友们一起加班加点,攻克“2厘米宽蜀锦上做出四色渐变标识”的技艺难题,只为制作出精妙绝伦的蜀锦绶带,让全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有事无巨细向市民普及体育文化、赛事礼仪和国际文明礼仪的简阳市志愿服务总队,从“您好”“欢迎”等基本对话入手,让从幼儿园小朋友到60、70岁的老人,都熟悉国际交往礼貌用语及大运会相关场景英语表达……每个人的点点微光,都将为一场“简约、安全、精彩”赛事的呈现注入更多能量。
另一方面,对大运会的支持,还体现在各行各业干好应干之事、担好应担之责上。助力大运,认真履行岗位责任,把便民惠企的事干好,这是机关干部的支点力量;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把市场需求满足,这是企业职工的支点力量;抓好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更好服务市民群众,这是社区工作者的支点力量;人民警察把城市秩序维护好,环卫工人把市容环境营造好,外卖小哥遵守道法送餐,公交司机平稳驾驶、地铁工作人员细致服务……每一个平凡岗位,都闪耀着非凡的价值。在共同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提质幸福城中记住责任、携手彼此,我们要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
今年3月,在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上,来访的国际大体联代表达成共识:“成都大运会注定不同、必定精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助力,当每个人从自身出发、为办好大运会留下精彩一笔,成都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将以更完美状态亮相世界舞台,赢得世界“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