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成都经实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办优质高完中的教育使命,以全面创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为契机,统筹学校发展规划、深化学科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效益提升、精细德育常规管理、着力优秀教师培育、优化后勤服务保障,补强短板、提升品位,发展教师、成就学生。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学校于2007年9月开校,现在已经成为区域高中教育的后起之秀和“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区域均衡教育的典范和民族教育的窗口。近日更是成功创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十六年来,成都经实中砥砺前行的成果镌刻在时间长卷里,绽放出动人的光芒——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教育教学优秀学校、区目标考核优秀学校;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四川省校园足球示范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成都未来教育家基地学校……还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共建实习基地。
继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同行。如今,她更加卓尔不群,璀璨夺目……
党建领航
点燃学校发展“新”引擎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成都经实中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注重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同步提升,点燃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委员负责7个“一”:分管一个年级、牵头一个线条、联系一个学科、蹲点一个班级、引领一批教师、成就一批学生、影响一批家长。各年级建立党支部,分管年级的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兼任党支部书记。
“头雁领航”强示范。学校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情怀铸就师魂”,落实业务与党建“四同五好”(“同谋划、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班子作用发挥好、基本制度落实好、党员队伍建设好、服务中心工作好、廉洁自律形象好”)目标,推行多样党建学习,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师德师风正风气。围绕“师德促师风、师风带作风”抓学习、建机制、强措施,建立学习和考评制度,采用集中学习、开展讲座、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签订三项责任书,开展“有偿补课”“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优秀教师及“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树立身边榜样。师德师风测评作为评优评先、奖励晋升、职称评定等重要依据,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
依法治校建机制。作为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深化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教水平,修订办学章程和规划,确保学校办学章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程序的合法性。
内部管理求规范。构建“聚焦一线、重心下移;聚焦现场、管理前移;聚焦问题、协同共生”管理重心,学校实行党委(行政)—行政部门—年级组3级全覆盖;教学科研(副校长)—学术委员(学科主任)—学科组(备课组长)3级全覆盖;党委(德育副校长)—年级组—班主任3级全覆盖的管理方法,构建“133”内部管理机制。
厚德树人
彰显五育融合“新”作为
成都经实中秉承“多元成才、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育人理念,坚守“崇本尚源、阳光向上、向学善学”的德育理念,聚焦“厚底蕴、勇担当、有追求”的育人目标,遵循“崇德修身务实效、强化体育健体魄、增强美育提修养、劳动教育重实践、心理健康促和谐”的育人思路,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管理机制,挖掘活动育人特色,拓展德育活动空间,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生活德育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
崇德修身务实效。生活德育体系注重学科渗透,融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地位;创新德育课程;优化校园环境及班级文化建设;挖掘德育活动资源,精心设计主题德育活动和节日德育活动序列。
强化体育健体魄。学校是省、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校园足球示范校”,有专职足球教师4名;组建篮球、足球、排球、定向越野、太极拳等13支竞赛队,开设武术、围棋特色体育项目。
增强美育提修养。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选修课程为补充,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我的偶像》《Tong心绘画》《榜样的力量——中外著名音乐家》等;成立舞蹈队、管乐队、布鲁斯音乐社、格桑梅朵艺术团等20余个艺术社团等,定期举办社团活动。
劳动教育重实践。积极参与“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2021年12月3日承办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两位老师参与省级劳动教育教材或劳动教育指南的编写。建立5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配有通用技术、陶艺等劳动实践教室,开辟“凤凰耕读园”,形成劳动教育“三五十模式”。
心理健康促和谐。学校是“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6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名;开设积极心理、舞动心理等选修课,开发心理健康读本4套。
高效课堂
聚焦课堂质量“新”突破
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为手段,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引领“1354”高品质课堂建设。围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主张,构建起对课程的研、教师的教、学生的学3个评价量规,运用“质疑引学、自主释疑、交流解难、梳理汇总、应用创新”5个教学环节和“惑”“释”“展”“汇”“用”5个学习环节,聚焦“逻辑性、情景性、精准性、有效性”4个维度,通过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中解决问题,达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培养学科核心思维、达成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教学(1354课堂主张)。
聚智聚力寻突破。学校积极参与“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工作。引进七中优质资源,重构学习空间,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同步分析,构建双师型教学模式;聚智“成都未来教育家联盟”,依托乐培生系统、实证优师、成都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教育大数据平台分析、跟踪学情。
探索“新高考”创新型班级建设。学校拥抱新高考,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落实“导师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职业规划;结合“选课走班”先探索,让学生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全体教师研读新教材,以“专家引领+自主拓展+教学实践”研修方式,组织新教材教学设计培训活动和新高考试卷“一题一议”等教育教学常规“五个一”活动。学校高考上线人数连年迈上新台阶,连续多年获评“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成都未来教育家基地班”多人被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大等高校录取,展现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特色。
课程建设
构建课程育人“新”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育人的根本载体,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成都经实中围绕“厚底蕴、勇担当、有追求”育人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对课程进行结构性调整。
学科建设引领“双新”课程建设。围绕“优质学科建设”这个中心,路径上的“聚焦课堂课程”、方向中的“学科课程建设”、目标里的“构建优质学科指标框架”都旗帜鲜明地指向“双新”课程建设。
构建124N多元培养1.0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一核两级四类N层”多元培养课程体系。一核即围绕核心素养,两级即国家与学校两级;四类为基础类、拓展类、专长类和励志类;N层为基础层和发展层。学科分为基础课程(底蕴课程)、拓展类课程(“三园”课程)、专长类课程(能力导向课程)、励志类课程。
以“校园足球”为主色,推动艺体课程体系建设。2015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升格为龙泉驿区中学中唯一一所“四川省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遵循“项目特色——学校特色”思路,以“校园足球”为主色,推动艺体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立足特长,打造竞技课程;围绕兴趣,开发专长课程;面向全体,抓实国家课程。
同时,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开发编制并每年更新优化各学科教学案、系列训练题集;组织学科教师自主开发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科组开展研究课、展示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大赛、撰写教育论文。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营造学科组团结和谐、积极上进、作风过硬、务实高效的团队氛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高效,优生发展突出、学困生控制有效,学生整体学业水平提升幅度大。
后记:高枝栖凤梧桐语,校园雏凤清声啼。历经16年奋斗,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学生、家长和教育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如今,站在“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新台阶上,学校将全面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智慧校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