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模型、能够识别16种面部表情变化的机器人、AI设计一次成型的2.9米×1.5米提花挂毯……第十九届西博会上,依然充满着走在前沿的科技元素。
科技探索的每一次进步,不仅拓展人类认知疆界,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摆在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位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这,源于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产业链与创新链,就像是DNA双螺旋结构,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
始创于2000年的西博会,伴随着西部开发开放的步伐,持续演绎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舞”。前18届西博会,累计展览面积226万平方米、签约项目投资额超7.4万亿元。伴随项目落地,不少前沿成果、先进技术亦在合作交流中加速推进,从而转化为促进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从举办之初只举办线下活动,到如今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从聚焦IT产业、食品工业、农业、文化产业,到如今关注无人机、氢能产业、数字经济……让世界目光聚焦中国西部,一路走来,西博会的发展进阶之路,也是一部科技创新史、产业进化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锻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创新就是产业发展的强大生产力。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博会在引领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扩大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西博会为平台,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此汇聚,它们产生的化学反应,终将升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