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04日

汇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侧记

仲夏时节,天府大地生机勃发,处处涌动着创新活力。7月3日,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召开。

这是一次开在关键时刻、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成都正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是一次总结前期成绩、催人奋进的会议: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成都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聚焦“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稳中有进。

这是一次聚焦关键议题、引领发展的会议: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系统部署。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抓住了成都现代化建设的‘牛鼻子’。”与会人员有着这样的共识。

明方向 定目标

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蕴含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是服务大局的责任所在——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安排,“全会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坚定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治担当。”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说。

这是抢抓机遇的使命担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加速创新并日益融入产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以科技支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是时代赋予成都的新使命。

这是突破瓶颈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成都大科学装置、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不断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陆续涌现,但科技和产业“两张皮”已经成为制约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痛点”“堵点”。成都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优化作为拉长板、补短板的战略之举,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全会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社治委常务副主任甘立军说,《报告》和《决定》透彻分析了城市面临的内外形势,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新看来,《决定》非常契合成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画出了重点突出、层次鲜明的‘工作图’‘时间表’。”

凝共识 聚合力

共识凝聚力量,同心成就事业。记者注意到,参加此次全会的,不仅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还有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投资基金等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关联密切的列席人员。

会议期间,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党支部书记彭敏记下满满两页笔记,对于如何帮助城市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她也从技术转移机构的角度给出建议,“我们将从产业链前、中、后端同时发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近年来,成都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产业创新基础,特别是围绕产业建圈强链的一系列措施全面实施,让我对成都的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一名创业者,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宗福分享了他在成都创业的感受,并分享了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

无论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着眼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给出计划:以精准到产业、精准到行业、精准到岗位的服务举措,‍‍引导科技人才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实现优化配置,‍‍促进科技人才与产业建圈强链实现高效协同。

分组会场上,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凝聚起政府部门与市场机构、上下游企业的广泛共识,汇聚成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澎湃合力。

强担当 抓落实

蓝图已擘画。在下午举行的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审议通过。

奋进正当时。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将《决定》描绘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是与会人员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我们将聚力推进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公园城市先行区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说,将厚植国家级新区科技创新优势,持续夯实基础支撑、培育良好生态、增强核心力量、提升发展效益,增强改革内生动力,推动“科技产—产技科”深度融合。

就如何更好抓落实,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简阳市委书记詹庆表示,将聚焦科创平台、协同发展、改革创新三大重点,以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为方向,以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为抓手,主动融入全市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成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都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冯炼说,成都开放大学决心从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和优化改进招生工作三方面着手,满足城市产业迭代升级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超儒则表示,将创新“线上讲解+线下实操”双线培训模式,不断满足社区、家庭、园区、企业等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

砥砺前行向未来,凝心聚力再出发。走出会场,与会者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蓉城大地上,一幅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吴怡霏 杨升涛

--> 2023-07-04 白洋 吴怡霏 杨升涛 ——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侧记 1 1 成都日报 c117076.html 1 汇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