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沿长江行进式采访了解到,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实施,长江水生态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一度“病得还不轻”的长江实现“病后初愈”。
“长江干流国控断面已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翀说,总的来看,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提升,生态功能恢复显著向好。长江流域优Ⅲ水质断面比例已从2015年81.8%提高到2022年的98.1%。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万水千山,润泽万千生灵。受多年粗放型发展方式影响,“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近年来,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和部门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先后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攻坚、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多次“手术”、数剂“良药”,让长江一系列水生态问题逐渐化解。
截至目前,长江流域累计排查6万公里河湖岸线,摸底入河排污口8.5万余个,解决污水直排、乱排问题4.2万余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1703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解决污水管网不完善、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752个。存在环境问题的尾矿库完成整改1054座。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