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亦铮
谈起跟诸葛亮有关的成都遗迹,大家最熟悉的当属武侯祠,以致有人误以为诸葛亮在成都的办公地点也在武侯祠。其实,武侯祠是后代所建祭祀诸葛亮之地,却并非他的办公地点。在近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武侯祠一带地处城郊,位置相对偏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他的办公居住场所,必然在城市中心,这样才能做到政令通达,上达下行。
那诸葛亮的丞相府到底在哪呢?答案是随着蜀汉政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公元214年,刘备从荆州入蜀,打败了当时盘踞蜀地的益州牧刘璋,在左将军、荆州牧的身份之后,又增加了益州牧。自此,蜀地就成为蜀汉最稳定的大后方和基本盘,支撑着刘备与诸葛亮等人“复兴汉室”的梦想。
进入成都后,刘备就入驻了原益州牧刘璋的“州牧署”,据考证,此地位于今天的四川省科技馆附近。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刘备等人将心思都放在“复兴汉室”之上,因此并没有大兴土木重新修衙门,就在牧署里头处理军机大事。因为刘备在东汉朝廷最显赫的官职为“左将军”,因此他也把“州牧署”改为了“左将军府”。
刘备入主成都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并“署左将军府事”,其内在含义,就是让诸葛亮主持整个蜀汉政权的日常工作事务。于是,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属官”,其办公地点就在“左将军府”府内,具体位置,应该在今天成都博物馆一带。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并称帝。远在四川的刘备听闻这个消息,为延续汉室传承,遂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刘备称帝后,原“左将军府”被改成了皇宫,诸葛亮也被任命为“丞相”。
从公元214年刘备入蜀,一直到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十年间,诸葛亮虽然在蜀汉政权中位高权重,但依然是作为刘备的“属官”来处理国家大事的。这段时间,诸葛亮无论是作为“署左将军府事”还是蜀汉丞相,他的办公地点都在蜀汉的皇宫内,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
真正的变动是在刘禅继位后。刘禅接替了刘备,成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他一上位就命诸葛亮“开府治事”。所谓“开府”就是组建官署,具体来说就是组建丞相府。在这个阶段,诸葛亮的身份从曾经的“辅佐”开始过渡到“决策”,正所谓“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要想处理好蜀汉政权的千头万绪,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工作机构,于是诸葛亮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选拔人才,组建了精干的丞相府。
既然已经“开府”,为了表示内外有别,诸葛亮此时将办公地点搬出了皇宫,另择他处修建丞相府。在古代,城市规模并不大,交通也不如当下便利,丞相府虽然独立于皇宫之外,但也不能离皇宫太远,这样才能及时与皇帝交流国家大事。
诸葛亮的丞相府在皇宫之南,因为在古代以北为尊,作为臣子,将办公地点设置在皇宫之南是应有之义。据史料推测,丞相府大致位置在皇宫外不远处,结合今天的成都地图来看,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红照壁”一带。诸葛亮本人崇尚俭约,这座丞相府规模并不大,除了办公之外,它还兼有居住功能,方便诸葛亮白天办公,夜晚住宿。
诸葛亮创立的蜀汉丞相府,前后延续了11年时间,其中前4年常设于蜀汉国都成都,诸葛亮南征时派遣长史向朗、参军张裔留守,战事结束后即领兵返回。此后7年,诸葛亮率师北伐,丞相府常设于汉中,或随军开赴前线,成都设留守相府,由长史、(署府事)参军各一人主持。
诸葛亮之后,蒋琬、费祎等人虽然也以大将军的身份主政蜀汉一时,但却再没有得到“开府”的权力,诸葛亮与他的丞相府一道,不仅在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成都的城市心脏留下了无数的回忆与传说。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