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7月10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日报社、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成都博物馆支持的“小小汉字传承人”活动正式启动。投稿通道开启后,小朋友和家长们踊跃参与,我们已经收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两位候选“小小汉字传承人”的风采。
“书法是一种家风传承”
来自成都市金牛区成外附小西宸学校四年级六班的李隽颜,在首届成都市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比赛前期,以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题,完成了一幅软笔楷书书法作品,成功进入了决赛阶段。这幅作品也是李隽颜参加本次“小小汉字传承人”活动的参赛作品。李隽颜妈妈李香凝告诉记者,她目前正在加紧训练,为接下来最终环节的现场书写做准备。
“孩子的书法学习是从5岁开始的,我小时候也是5岁开始学习书法,这算是我们家风传承的一种体现吧。”李香凝表示。或许是从小受到家庭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李隽颜也逐渐对笔、墨、纸、砚产生了超乎同龄人的独特的兴趣。
正式学习书法后,李隽颜更是十分认真努力,短短的几年,就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书法教会我静心沉淀”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二班的付润泽,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小小“书法达人”。付润泽在传习大会比赛当中的投稿,所写的是唐代诗人郑谷的《蜀中三首》。这幅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的书法作品时,都很难想象它竟然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书法,他并不感到枯燥无聊,而是非常享受写字的过程。”付润泽妈妈郭小蓉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已经通过了书法十级,现在最擅长的是软笔书法中的魏楷。“因为学习书法,孩子会去主动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中所见生僻字的演变和古诗词背后的故事,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在这近六年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付润泽收获满满,频频获得国家、省、市级的比赛奖项。
“‘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软笔书法教会我静下心来,慢慢沉淀……”在付润泽的个人简历中,他这样写道。郭女士表示,付润泽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写好字,也获得了许多在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良好精神品质,这将使他终生受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余力 刘鲁
实习记者 王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