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19日

以干的成果检验学的效果

杨英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于“以学促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这三点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统领,强调主观改造和客观实践相结合,重视理论学习和干事创业相融通,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指明努力方向。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必然要求。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伴随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比如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创新实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这些问题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实质性的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也只能通过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解决。

二是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信息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信息。数据治国、数据强国,首要的一条是信息数据要真实可靠,能够为工作决策提供基础性依据。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数据治理现代化,缺乏真实准确的信息数据,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

三是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如此复杂严峻之重大考验,更要坚持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既需要有主观能动因素的自觉,也需要有客观激励机制的保障。

一是领导干部要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许党、夙夜在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有可能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面前主动出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二是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革命战争年代,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吹出时代最强音,成就了新中国。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此时此刻,更需要不怕吃苦、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营造一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良好干事氛围,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即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既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革命,更有刀刃向内、反腐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仍然需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当然,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需要建立和完善“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体制机制,决不能让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需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狠抓落实,要有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追求利在长远,就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棒接一棒,一步一个脚印,跑好历史的接力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关键就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狠抓落实,核心是聚焦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这样才能真正抓落实。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紧密结合调查研究,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会有饱满的“精气神”,也才会有贯通的“好局面”。“以学促干”,学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学的效果要以干的成果来检验,干的实绩必然进一步增强学的自觉和动力。

(作者: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

--> 2023-07-19 1 1 成都日报 c117805.html 1 以干的成果检验学的效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