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20日

5年时间,荒山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8万亩

种下摇钱树 森林成“油库”

①以前,这座山常年缺水,是个没法种地的荒山 ②如今,已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8万亩,鲜果产量11150吨,荒山变“金山” ③油橄榄树 ④农户采摘油橄榄果

开栏语

成都拥有森林面积867万亩,是耕地面积的1.8倍。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是涵养水土、调节生态的“宝库”,也是大自然的天然“粮仓”。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从今年起将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依托成都优势林业产业,重点推进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生产,逐步形成以天府森林油库、天府森林菜库、天府森林药库为主导,森林水果、木本粮食、食药用花卉、林下食物、林产调料等多种食用林产品协同发展的“3+N”格局。

那么,现在的森林里,这些产业发展得怎样?还有哪些潜力可挖?今日起,本报记者将分赴此次“3+N”格局中的重点区域,探寻隐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宝藏。

昨日,记者走进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摆,树上油橄榄已经结出一串串果实了,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期盼着今年的好收成。

满目青翠的绿水青山,曾经却是没人管的荒山,自从种上了油橄榄,这里不仅成为郁郁葱葱的森林,还将是成都“天府森林粮库”的核心项目之一——在本月初刚刚出台的《成都市2023年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以金堂县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油库”,将通过完善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创新,年产以橄榄油为主的木本油料3万吨(鲜果重),向森林“要粮食”“要食物”“要效益”。

荒山变“油库”

产业复合产值5.67亿元

“今年果子结得不错,好好管理,争取产量超过去年!”拨开枝叶,淮口街道龚家村村民高云海仔细察看着刚结出的油橄榄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斤果子可卖4元多,我家300多棵油橄榄树,估计收入4万多元不成问题!”

今年43岁的高云海是龚家村土生土长的农户,在他的记忆中,眼前这座山曾经是一个常年缺水,没法种地的荒山,“以前村民宁可去外地打工,山上的地也没人愿意种,光秃秃的,一下雨到处是泥巴。”高云海告诉记者,现在山上满眼绿色,生态环境变好了不说,随着油橄榄树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这是‘常青树’,也是‘摇钱树’,把荒山变成了金山!”

据悉,自2009年引种栽培开始,金堂县先后引进培育西中、聚峰谷、南国花园等多家经营企业、专合社,截至目前累计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8万亩,鲜果产量11150吨,生产橄榄油1015吨;建成种苗繁育基地4个;油橄榄初加工厂3家,引进油橄榄加工线3条;已注册“阿贝基娜”橄榄茶、“金·阿贝基娜”“聚峰谷”橄榄油等12个本土商标;带动龙泉山金堂段森林覆盖率最近十年提高了7.6%,带动产业复合产值达5.67亿元。

“不好意思,这个周末已经满了,下次请提前一点预订!”走进“龚家厨房”餐馆,前台正在对电话预订的客人说抱歉。海归博士叶方与朋友租下村里闲置的房屋,开起“龚家厨房”餐馆和“龚家六间房”民宿,每逢节假日,村里游客不断,不少人看罢美景,都要来尝一尝独具特色的美食,或是在民宿露台上喝茶聊天。

据悉,通过油橄榄生态效益的加持,如今的龚家山打造了观景平台、橄榄大道、露营、林中民宿等旅游项目,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我们引进一家公司开发了10多间民宿,每年村里保底都有7.2万元收入。”龚家村党委书记陈积康告诉记者,该村2016年人均收入才8600元,去年已经超过26000元了,在“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成为成都唯一上榜乡村。

科技为支撑

开发油橄榄“全产业链”

“在十分干旱的条件下,油橄榄叶片的含水量和蒸腾强度将大大下降,同时也引起生长的停滞。目前正是挂果期,这段时间一定要做好补水,避免夏季休眠……”7月的阳光十分热辣,但金堂县一片油橄榄基地内依然围满了人——中国林科院的专家正在演示高温天气下油橄榄的养护技术,“我们已经成立了以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科所等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金堂县油橄榄专家工作站,中国著名油橄榄专家邓明全作为金堂油橄榄产业首席专家,也会定期问诊油橄榄产业发展。”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木本食用油产量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8.5%,每年食用油缺口高达2300万吨,油橄榄产业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今年6月,由成都农林科学院林科所专家组成的“天府森林粮库”调研组来到金堂县、龙泉驿区、东部新区等区(市)县,对我市油橄榄、核桃、山桐子等木本油料产业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开发潜力以及困难瓶颈等进行了详细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以金堂县为核心的木本油料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依旧存在缺乏顶层设计、良种良法应用不够、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据专家组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围绕这些瓶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全产业链不断提升种植品质、提高产业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金堂县已与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建油橄榄产业研究院,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园区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已引进油橄榄品种90余个,筛选阿贝基娜、皮瓜儿、莱星、佛奥等多个适生优良品种,建成育苗基地4个,年可产苗250—300万株;同时着力编制《成都市油橄榄苗木质量等级标准及扦插繁育技术规程》《成都市油橄榄果园建园及田间管理技术规范》等,建设监管系统智能化、数据分析自动化、基地管控可视化的油橄榄智慧林业试点示范基地2个,辐射带动油橄榄集约化栽培示范基地2万余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制图 申娟子 金堂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 2023-07-20 陈泳 5年时间,荒山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8万亩 1 1 成都日报 c117851.html 1 种下摇钱树 森林成“油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