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25日

“快速育种”让种粮智慧化

上接01版

农业科创力

产生多项农业信息化技术成果

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仅仅是成都科技赋能“天府粮仓”建设的一个缩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运而生。这是国家在西南区域布局的唯一一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里主攻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三大产业,统筹科技供给、产业培育、服务支撑三大功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核心区,3000亩大田展区让人惊艳,100多种智能设备精准运转,空气湿度、风力、土壤水分、营养成分、作物长势、有无虫情……在“数字农业”加持下,这片稻田以最少的人力实现了最精确的管理,迎来了高产稳产。

据悉,目前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已入驻阿里巴巴、新希望、中化、中交、四川建投、易瑞生物、新兴粮油、中环易达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6家,入驻主体项目94个,完成投资152亿元。引进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93支,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11个;吸引了成都农投、川商投、成都东进等11只共200多亿元基金参与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建成涵盖全市主导产业的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82个。研发应用了5G视距通信网络、1链3e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化共享平台、猪脸识别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成果9项。大力发展乡村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全年组织36场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接待人次超1.32亿、同比增长11.48%,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489.17亿元,同比增长24.2%。

种粮智慧化

无人机一天播四五百亩水稻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邛崃市固驿街道花园村农民周家林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几百亩一直发展到2000余亩。四年前,周家林开始利用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并尝到了甜头。

“利用无人机的好处就是精准度高,播种均匀、标准,比如一亩地需要1.5公斤,它就精确地只播1.5公斤,效率很高,一天能播四五百亩,相当于每天50个人的播种量。”周家林说,这几年,自己又陆续投入几百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拖拉机、运输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还建了约30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仓储,实现了从育秧到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大大节约了成本。

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均再次强调“藏粮于技”,成都也将“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强科技攻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实施全程机械化等方式,用科技赋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正在天府之国的科技创新中,扬帆远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李柯雨 本报资料图片

--> 2023-07-25 陈泳 李柯雨 1 1 成都日报 c118079.html 1 “快速育种”让种粮智慧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