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26日

青白江区

解码新时代营城路径的探索实践

一座着眼未来的城市,其经济实力的崛起、城市能级的跃升离不开对产业时势的前瞻洞察,亦离不开对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追求。此间,青年和活力,在一座城市新时代营城方式转变中举足轻重。营城路径的改变,背后需与时与势与实深度链接。

当前,青白江区正按照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要求,结合大运会筹办工作,强化营城兴业惠民……产业崛起、活力迸发、文化繁荣,这是青白江区当前寻求城市发展的特色路径,也是一场有关新时代营城方式转变的探索实践。

产业崛起

明确“6+2”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路径

产业崛起、产能升级,是事关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创新则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前不久闭幕的青白江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高质量打造具有青白江特色的‘6+2’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新材料、新消费、新能源、国际供应链、装备制造、都市开放农业为主的六大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中试产业两大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这背后的逻辑引来外界一片看好。全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服务平台负责人张明杰认为,青白江区的这一发展理念足见其战略前瞻性。他补充道,“六大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与“两大新兴产业”之间是紧密相关的,两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赋能传统产业和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其中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等都绕不开中试这道门槛,其科技成果和技术基本都要通过中试实现产业化。

这是青白江对产业之城高质量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是青白江区清晰的营城思路。

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青白江区以成都国际陆港重点片区为引领,以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欧洲产业城、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为承载,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凭借产业园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青白江区的底气何在?

这张最新的产业成绩单足以证明一切:围绕国际物流、公共仓储和分拨中心、供应链金融、国际货代及中介服务、平台经济(电子商务)、信息集成“六大需求”,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经济重要承载区,国内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80%以上落户港区。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进超千亿元的顺丰、香港玉湖、盒马鲜生、TCL等重大项目近200个。

除此之外,青白江区还创新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基地,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小试中试、产业孵化、生产制造”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推进“文澜智谷”“340科创园”和欧洲产业城中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余家。数字经济、开放农业等产业成型成势,成为新经济领域的希望之星。

活力迸发

让世界青年感受青白江魅力

如今,走在青白江区的街头,青春活力的大运氛围随处可见。很多市民都有个直观的感受:体育设施增多了,运动和锻炼时间增多了,城市环境更美了,城市活力更足了……

“大运会不仅是一次青年人相聚的盛会,更是中国西部城市向世界青年展示城市魅力和营城的舞台。”很多城市研究的专家学者直言。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如何让青年感受到青白江的城市活力?

据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大运会为契机,青白江区不断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广泛开展“爱成都·迎大运·树文明”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夜景靓化、立面净化、市容美化、生态优化,推动城市品质品位整体提升。建成各类体育健身设施1000余处,区文体中心、区运动休闲中心常态化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村(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形成“15分钟健身服务圈”。如今,全民健身不仅是青白江人的生活日常,更成为这座城市不断发展、蓬勃向上的长效动能。

去年6月,青白江作为成都唯一区县获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随即,青白江区将青年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建设青年城区”纳入区“十四五”规划,在区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对“扎实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进行系统部署,明确提出“打造青年成长发展希望之城、青年逐梦建功机遇之城、青年安心有为和谐之城、青年舒心惬意幸福之城”。

青白江区充分发挥国际门户枢纽开放优势,以国际视角支持青年在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建功立业,打造近40个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等对外交往合作平台,组织开展中俄、中法、中德青年创业交流等国际活动30余场。

此外,青白江区近年来先后举办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等国际性赛事,让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角逐于此,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文化兴城

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上演新时代注释

再过几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篮球比赛将在青白江区文体中心打响。与激烈赛场传出的激情呐喊声相对应,文体中心的造型更像是一份文化传承的静谧。

“比赛承办场馆青白江区文体中心以当地出土的国家二级文物‘虎熊龙凤座’中的凤凰为设计原型,寓意青白江区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嬗变之路,更让来到这里的人感受青白江的文化底蕴。”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个中涵义。

忆往昔,在成都平原的历史上,青白江一直都举足轻重:这里位处古蜀文明金沙、三星堆文脉中段,蜻蜓眼、青铜马等文物层出,传递着与三星堆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4500多年前,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在此交汇;2000多年前,蜀郡“新都”在此建城;60多年前,四川化工厂、成都钢铁厂在此平地立城。拥有2000年建制史的城厢古城是老成都的“活沙盘”,绣川书院等大批历史遗存保留完整。

元宇宙头部企业当红齐天集团更利用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老旧厂房,在城厢古城打造西南首个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建设元宇宙主题乐园、沉浸式精品酒店、沉浸式街区等数实融合的线下新场景,目前一期将于近期部分呈现并投入试运营。元宇宙是一片蔚蓝海域,青白江所涵古、今、中、外的文化特质让这里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泛欧泛亚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富矿之地”,以推动中国文化和现代科技双向赋能,让中国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近年来,青白江区从开辟文旅新赛道、优化文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发力,着力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天府文化与世界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商贸文化中心,推进区域文创产业集聚性发展、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政策牵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青白江区发布《成都市青白江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奖扶政策19个,设立5000万文产发展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构建全行业奖扶、重点门类优先的产业奖扶政策体系,引导文创产业跨越式发展。招引、培育重点领域重大文创项目40余个,总投资400多亿元。

青白江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全域布局国际商贸文旅港、城厢城市会客厅、“蓉欧+”开放型都市现代农业先导区,打造“现代国际”亚蓉欧商圈、“浸浴自然”生态畅游、“时尚新潮”商旅消费、“乐活风尚”休闲运动等新业态,推动文商旅体农融合发展。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西南首个平行进口车保税车城等国际商贸文化体验区已具雏形,全省唯一的区县级通史展览与场景展览相结合的博物馆等50余个精品文创空间正积聚成势,“我的田园”、国际石斛研发中心等10余个文商旅体农融合发展载体加快聚集,“一带一路”蓉欧风情节、体育赛事等活动不断精彩呈现。

此外,青白江区坚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坚持以区域特色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挖天府文化内涵,打造《传奇凤凰湖》《大宋御史·赵抃》《蜻蜓眼》等优秀文化剧目,特色文化品牌逐渐形成。如今的青白江正以全新的姿态,打造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陆港主枢纽和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乘着大运会东风,青白江这座年轻的新城透过现代、青春、活力的面貌向世界发出邀请。

--> 2023-07-26 青白江区 1 1 成都日报 c118120.html 1 解码新时代营城路径的探索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