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和青春风采的活力盛会?7月28日晚间,在来自四川凉山彝族少年的清亮歌声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拉开帷幕,也给出了答案——“每一分钟都不浪费,每一秒都精彩”。
100分钟的开幕式让来自全世界的大学生和屏幕前的观众,乘着太阳神鸟的光辉感受穿越三千年的古今对话。在开幕式结束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在新闻发布会上为大家“揭秘”幕后的故事,“这真的是一场‘阳光灿烂’的开幕式,更是一场青年人的聚会。”
在开幕式举行之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无疑是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将如何点燃。开幕式结束、谜底揭晓,在开幕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另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为什么是31个人共同点燃本届大运会的火炬塔?陈维亚导演在发布会现场解释道,“最后三十一棒”的创意,主要是结合成都大运会是第31届大运会,所以选择了31名火炬手共同完成圣火点燃。“大家注意到,我们的第一棒,是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陈维亚说。航天员是“离太阳最近的人”,他采集的是太阳的光芒和火焰,这也意味着在细节设计中,无处不在的“阳光”贯穿大运会始终。
31名火炬手共同点燃的是成都大运会的梦想之火,也点燃了世界大学生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希望之火,更点燃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进之火。“有了梦想,我们的步伐就有了方向,追寻的过程也有了底气和力量。”陈维亚笑着说。
除了备受关注的点火创意,此次开幕式的烟火设计也吸引了不少眼光。从出现“12、11……1”的倒计时数字,到一朵金色芙蓉花绽放,再到宣布本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时,空中出现的“欢迎”“WELCOME”字样,以及随着大运会火炬塔被点燃,体育场上空焰火呈现成都大运会U形会徽和英文“Make Dreams Come True”,“主题性”是本次烟火燃放的主要创意。
据了解,本次使用的均是高科技环保焰火,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大大减少了燃放时产生的硫化物,完全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
从千年三星堆到非遗川剧,从蜀锦蜀绣到国宝大熊猫……大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激烈比拼,也是当代青年精神风貌的集体展示,更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璀璨舞台,而在此次开幕式中,多姿多彩的天府文化元素更是频频出现、异彩纷呈。
“大学生从世界各地会聚到成都来,当他们走进开幕式现场时,这也是他们青春闪光的时刻,因而专门为他们设计了‘锦绣之路’的特殊环节。”陈维亚说。
有个细节是,中国代表团引导员高举的引导牌别具一格,结合蜀锦与蜀绣工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手工绣制而成。引导牌边框选取漆艺纹样,面料选用亚金色回形纹蜀锦,以蜀绣工艺在四角上绣制如意纹样,在表达美好祝福的同时,将四川独具特色的蜀绣在开幕式上巧妙且恰如其分地展现给观众。
“为了展示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独特魅力,我们不仅将成都悠久的历时文化融合在表演和仪式、视频当中,还融合在了道具当中。”陈维亚笑着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孟浩 张帆 实习记者 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