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场上的户外健身房、小游园中的儿童乐园、通道里的博物馆、街区里的玻璃房咖啡店……武侯区的“金角银边”能满足你对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一切想象。一个个极具创意、融入市井生活的空间打造,赋予城市更多烟火气和人情味,武侯区充分征求民意,动员居民参与规划,共同创造了无数个“网红打卡点”,也携手呈现了公园城市里多元的幸福生活场景。
大运营城 打造公园城市运动新场景
手机扫码启动器械,硬拉、划船、单车,燃脂动起来。这不是健身房,而是锦官新城王府井小广场绿地。为营造良好的大运会赛事氛围,有力推动城市剩余空间提效增质,展示公园城市园林绿化节点、亮点,武侯区对总面积2400余平方米的小广场进行提升打造,通过梳理场地、整理铺装,有效开敞空间,优化空间布局;通过修剪高大乔木亮出“新鲜”阳光;运用翠芦莉、南天竹、银叶菊、熊猫堇等近20种植物形成植物花境景观。最特别的是联合一家健身房打造智能运动场景,把部分智能健身器械移到了室外。
“以前这个广场锻炼身体的人就多,但当时也没啥器械,就自己打拳做操。后来广场改造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提了想增加运动器械,简直没想到把这么高级的器械都搬来了!”家住附近的市民李阿姨是这里的运动达人,她开心地说,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锻炼数据,还能制定锻炼计划,非常专业,她现在热情高涨,腿部线条都练出来了。
王府井小广场绿地是一扇窗,彰显出武侯区公园城市建设的情怀与温度,也是大运营城、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武侯区还以立体花坛、花卉小品、自然花境等布置形式,对城市主干道、人流丰富的点位周边进行街景氛围营造,彩化、美化、提升道路景观品质,在打造优美城市环境的同时,让广大市民也可以推门见绿、移步入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扮靓公园城市名片。
社区规划师 缔造全龄友好理想生活空间
一个老旧的城市社区,如何承载当代年轻人的美好生活?玉林东路“巷子里”青年创享街给出了一个满分答案。全透明的玻璃房咖啡屋、开阔敞亮的空间、遍布小广场的板凳座椅、令人心旷神怡的绿植花卉,无论是老年人、青年、孩童,无论是常住户还是租户蓉漂,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幸福安稳。
“巷子里”场景营造从社区青年人的需求出发,以玉林巷子文化为纽带,以打造青年人喜欢、有温度的场景为目标,引入青春潮流与美学设计。通过“一馆一园一巷一坊”的社区友好聚活空间场景营造,创建了社区舞台、共享食堂、童年秘密档案馆、儿童读书角、青年影院、青年超市、巷子咖啡和助残艺术长廊等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营造儿童友好、青年创享、老人服务、特殊群体关爱、文化展示、情感交流、创新创业、消费体验为一体的全龄友好社区友好聚活生活场景。街区开展的“席地而坐音乐节”“玉林生活市集”“慈善大庙会”等文化品牌活动和社区商业项目,也展现出形态优美、包容开放的社区场景。
为何“巷子里”的改造如此因地制宜、民心所向?其实这场改造充分利用了玉林东路社区属地公益规划师的力量,将专业建筑和景观规划师与社区专业社工师以及社区居民规划师联合起来,组成社区规划师团队。通过设计沙龙、现场勘查、不同居民问卷访谈等方式,一方面对玉林三巷公园绿地及社区场地形态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老年、儿童、残疾人及青年人对社区活动场地的需求进行梳理,以社区为本,将位于玉林三巷的社区口袋公园玉东园、巷子边上的废弃车棚、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规划设计出玉林三巷“一馆一园一巷一坊”的社区友好聚活空间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由专业设计师出施工蓝图。
全民参与 见证主题游园蜕变每一步
每到碧云路第十幼儿园放学时,一旁的碧云童乐角就会格外热闹,家长和孩子在这里自得其乐,享受一份闲暇时光。生活休闲区内有石质的、木质的休闲座椅,还设置了多样健身器材,为接送幼儿的家长提供休闲等待区域的同时,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活动健身场地。儿童乐园区里设置了跷跷板、传音筒、跳板等色彩明亮、可爱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透水混凝土的铺设能够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尽情游玩。小游园还打造了科普菜园区,里面种满了葱、蒜苗、莴笋、茄子、辣椒、番茄、苤蓝等蔬菜,还有桃子树、蓝莓等果树,鼓励小朋友从小体验生产劳动,培养良好劳动精神。游园内植物景观四季分明,采用高大乔木、灌木、花开植物和色叶植物构建丰富多彩、层次清晰的植物景观。笑脸状的艺术灯饰、低碳环保的太阳能灯……处处都彰显了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
“碧云童乐角”儿童主题游园,位于武侯区碧云路106号成都市第十幼儿园旁,面积约为1475平方米。如此漂亮又功能齐全的小游园,谁能想到它曾经是一块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荒地?武侯区聚焦城市剩余空间利用成效,将城市的“死角”转化为“活角”,将多年来“脏乱差”的闲置用地打造为可观、可游、可憩的金角银边,为居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开“绿景”加“美颜”。
碧云童乐角的命名也别具心思,街道、社区广泛收集周边居民、幼儿园学生与家长的意见,从5个拟命名中票选。在大家的共同参与共同见证下,碧云童乐角一步步改造完成,居民们对这里也有了一种自家游园的归属感。
一街一景 奇思妙想注入更多金角银边
卧龙巷把三国故事搬上墙面,并把草船借箭整个墙体设计成风铃墙,既有历史感又有创新性,整条巷子犹如“开放式博物馆”。火车南站街道锦官新城西区绿地打造了700多平方米的花境造型,并安装仿生萤火虫主题造型灯饰,变身市民家门口的“生态打卡地”。龙江路消防站,一面花墙铺满月季,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武侯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价值导向,基于自身区域特色,以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为落脚点,充分挖掘城市中被忽略、未充分利用的剩余空间,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多、小、精”微空间、新场景的营造,构筑全新空间,完善功能供给,创造城市惊喜。2022—2024年将分批次打造完成60处“金角银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的武侯经验和示范,加快建成武侯区高品质人文宜居公园城区。
今年上半年,武侯区24处“金角银边”点位已完成方案设计工作,更多回应群众期盼、充满创意美感的小空间将陆续上线。同时,2023年武侯区还计划打造完成武青西三路社区公园,建成双楠悦天地、武晋路绿地、花龙门村3组小游园3个口袋公园,完成丽都公园、武阳大道永顺游园2个老公园提升。
武侯区在未来的公园城市建设中,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剩余空间、城市绿色空间,挖掘城市内涵,拓展发展潜能,于细微处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温度。武侯区公园城市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