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7月29日

成都市大弯中学

以“适”求“佳” 重塑课堂样态

学术年会上的精品课堂展示

前不久,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认定名单”。作为老牌“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以下简称“省一”),成都市大弯中学不仅顺利通过复核,还被认定为引领型“省一” ,这既是对学校多年办学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大弯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鼓励。

学术年会 促进教学更通透

荣誉的背后是一种坚守,更有一份动力。长期以来,大弯中学以培植尊重规律、主动适应、创新发展为核心内涵的“适佳文化”为载体,秉承“至高至佳、立善立美”校训,不断完善“生态教育”校园文化体系,探索出一条融合、贯通、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路径。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步伐,核心素养下的课堂重构成为学校新的教育实践。自2020年起,学校分别开展了“追求目标达成的生动高效课堂”“基于学生发展的生态课程整合与创生”“从自主构建的学科世界走向丰富生动的现实世界”三届学术年会,旨在多向度拓展课堂,促进教学精到通透。特别在第三届学术年会上,16名青年教师带来的16节体现“生动 生机 生成”(三生课堂)特色的精品课堂,通过问题解决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单元设计式学习等方式,实现了课堂上知识融合、情智互促、科学素养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邓洁的心理课《一百万次的礼物》、教师钟晨曦的生物课《基因突变》等专家点评为“注重知行合一、情智融生、审美立德,为新时代课堂教学和育人模式打开了新思路。”

除了精品课堂展示,学术年会上的教研组成果展示和项目式学习汇报也同样精彩。各个教研组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关联学科,注重知识的渗透和交叉,实施文化生态教育,促使文化内生出学校生态系统。比如语文组的“探寻双新奥秘、传承文化遗风”,地理组的“依托双新研究、聚焦核心素养”,历史组的“践行双新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物理组的“对标双新、一望物前”,英语组的“思维导图秀”等等,都在孜孜以求于育人思想、课程建设、教师成长与时代的良性互动,使教和学更有价值,生态课堂的理念更有意义。

课题引领 走向深刻与丰富

课堂变革的背后实际上是思想变革,意味着学习品质的提升。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上好课”,而在于保障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权利,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学校以成都市“双新”示范学科实验基地(高中语文)为试验田,推进“双新”视域下的课堂改革,达成课程育人、学科育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语文组结合《生成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高中语文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两个课题,以项目式研究带动课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四川省重点课题《促进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生成式教学行为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聚焦指向“生成—深度”课堂的建设,提出了“生成—深度”课堂教学的基本主张。以科研带动教学,使课堂改革走向深刻与丰富,该课题获得全国第二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一等奖,四川省课题阶段成果检测一等奖。

以学术年会展示为切口、以学科实验基地为平台、以自主交会式课堂为加速器,大弯中学课堂改革获得明显成效,获评成都市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引领校。创造性推动课堂方式变革,努力构建优质的生态教育,引导学生由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让学生获得充盈发展与卓越发展,这就是大弯中学以“适”求“佳”的思想、适佳文化的生动体现。

--> 2023-07-29 成都市大弯中学 1 1 成都日报 c118334.html 1 以“适”求“佳” 重塑课堂样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