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03日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到2027年集聚国家级科创平台超170家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成都智算中心 新华社发

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让成都科技创新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引起热烈反响。7月30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打造技术创新优势、放大要素集聚优势、发挥平台溢出优势、培育成果转化优势上下功夫,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日前,记者从《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获悉,到2027年,成都将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以上,集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170家。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也将为服务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成都贡献。

170余项创新产品“点亮”智慧大运

7月29日,在成都市城北体育馆内,一位特殊的“颁奖嘉宾”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由成都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蓉宝”机器人首次在大运赛事场馆亮相,为获奖运动员们送上奖牌。除了“蓉宝”机器人,成都大运会还有分布在30余个场馆的170余项创新产品正在为大运会提供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这些创新产品走上成都大运会赛场的背后,体现的是成都科技企业植根新领域新赛道中,散发出的强劲新动能和新优势。“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关键在一个“新”字,科技创新则是其最有力的支撑。

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研发人员在实验室里,全身心研发创新药物;企业员工在生产线上,操作设备生产药品……在这里,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有信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发展与企业服务部的唐亚军表示,未来将会一如既往做好科技企业服务,瞄准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健康服务5大细分领域,以及抗体药物、新型疫苗等14个新兴赛道,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竞争优势,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7年成都将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以上

近日印发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西部(成都)科学城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策源高地,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全面运行,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以上,集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17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平台溢出优势,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来川一年,作为科技创新平台,我们能直观感受到成都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越来越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封钦柱说道,目前,依托北京理工大学3个院士团队,研究院已搭建了毫米波、空天遥感、干涉测量3个创新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并引聚近10个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这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给予了研究院更强的发展信心,我们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与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28条政策措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近日,《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从10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长期在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叶锐格外激动,因为他深知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硬骨头”,更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我们一定会把总书记的鼓励和期望转化为前进的更大动力,充分利用好我们在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以及我们成都工业基地的雄厚产业基础,紧紧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不断通过中试熟化变成产业线,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上持续发力。”叶锐说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吴怡霏

--> 2023-08-03 黄雪松 吴怡霏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1 1 成都日报 c118514.html 1 到2027年集聚国家级科创平台超170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