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07日

加“数”向“实” 数实融合如何双向奔赴?

编者按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月3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强调,要更加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给市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带来哪些变化?给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带来哪些机遇?本期《锦观智库》采访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数实融合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进阶

锦观智库:当前,我国正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盘和林:简言之,数字经济可让中国产业、中国科技、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从价值链底端到顶端的进阶。

让传统产业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中国企业一直在全球竞争中具备优势,但当前传统企业发展遭遇了一些瓶颈。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过去依赖性价比、依赖人口红利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传统企业能够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对冲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保持中国商品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能通过数据要素收集的方式,通过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要素化来激发新的价值,实现传统企业业务收入的多元化。

以数字化来缔造新的数字产业。近几年,科技领域影响力最为显著的进步领域都集中在数字经济领域,比如生成式AI、元宇宙、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多数围绕数字技术的融合而产生。这些围绕数字创新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增量,也将在未来反哺制造业和服务业。

数字化是科学创新的重要突破方向。数字技术颠覆的不仅仅是产业,还有科学研究,比如,遗传学正在和基因大数据深度融合,未来发现抗癌药不再是随机事件,而是通过数字技术从基因数据中发现靶点,结合基因编辑技术针对靶点开发药物。中国要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就需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去探索科技未来。

数字化转型能同时改变供给侧和需求侧

锦观智库:过去,我国制造业以从事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为主。未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制造业相融合,无疑将提升制造业的水平,这种变化给市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带来哪些变化?

盘和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数字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云计算为企业提供算力解决方案,通过云上算力资源来提供算力供给,二是通过数据要素来实现精准生产。数据有两个用处,一是从数据中挖掘信息和知识,企业通过数据了解企业、产业运行客观规律,优化企业自身生产管理和决策过程,也更加精准地获取客户,另一个是将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打造功能性AI,并将AI应用嵌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

数字化转型能同时为供给端和需求端带来改变。从供给端看,数字化加强企业定制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服装产业为例,数字化转型推动服装业从制造转向智造,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衣工厂的定制化生产能力大大加强,有智衣厂从款式设计到量产出货只需要48小时,这种小单快返的智造模式非常适合当前快时尚的发展,服装制造业也从低端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产业。

从需求端看,数字化改变了商品的零售模式,从电商到直播带货,如今,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发展,已经出现一种无货预售模式,店家用AIGC生成商品图片,上架预售后再找智造企业去定制生产。这种模式势必颠覆过去批量、标准化生产的模式,转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销售模式,服装制造业对流行趋势、文化趋势的响应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个性定制也带来了消费习惯的改变。过去消费者没得选,因为产品是标准化的,规格是统一的,但个性化定制唤醒了消费者潜在需求,尤其是带有文化、内容IP属性的产品,比如国风、二次元、赛博等文化嵌入到商品当中,让商品更加丰富多彩,为产品赋予新的附加值的同时,也满足了长尾市场需求。

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和技术条件出现质变

锦观智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大范围应用,让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出现了质的变化。着眼于不同的服务业类型,数字技术给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盘和林: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云计算企业,当前,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云计算平台企业提供软件和硬件的支撑。

硬件包括通信和算力等基础资源。当前,国家推进东数西算和算网融合,基础设施供给资源越来越充沛,但这些资源被制造业企业调取还需要云计算企业的资源调度,资源调度过程中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安全防护的问题,云计算企业大部分都具备这方面的实力。云计算企业能通过为海量企业提供算力、通信资源的方式,来提高通信和算力资源的复用率,进而以高复用率和规模效应降低通信和算力的成本。

在软件方面,云计算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各类工具软件,制造业企业虽然有IT部门,但数字化比信息化的内容更丰富,所需要的软件工具也更多,借力云计算成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大企业往往自建IT部门,但会从云计算服务商购买一些软件工具服务,调用一些硬件资源,以避免重复建设,而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没有IT部门,实现数字化转型成本太高,则会借助云计算服务商的通用型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将完整供应链系统、管理系统、销售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搬运应用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以较低成本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改变也非常显著。一是增强用户体验。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无人超市,自助结账让消费者避免排队。我们的交通客运已实现免票通行,很多用户一台手机打天下;二是减弱信息不对称。比如政务数字化和一体化,政务信息更加透明,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各类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比如商品的优惠信息会通过产品推荐算法迅速地给到消费者。

成都要在市场主体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

锦观智库:前不久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做出了部署。要实现这个目标,成都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主体能力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

盘和林: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建主要是通信和算力。在通信上,通信效率往往取决于通信网络的短板,所以,要从通信网络整条线提升成都的通信性能,要在F5G、核心网、入户光纤路由的性能上进一步提升,更要针对数字工厂的需求提供专门的通信解决方案。在算力上,过去我们注重数据存储中心的建设,但随着AIGC的发展,智算中心、高性能算力中心需求暴涨,就要优化算力供给,提供高性能算力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关注数字内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当前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再加上生成式AI的出现,当前数字内容产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比如,很多商品嵌入IP和文化后便供不应求,成都有庞大的ACG产业,很多游戏、动漫公司落户成都,受益于成都自身的文化气质和对初创企业的优惠政策,成都的内容产业有很好的底蕴,数字文娱既能将成都的气质发扬光大,也能为成都的制造业、服务业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字赋能成都制造业。成都汽车产业、电子信息等诸多制造业都有很好的基础,数字化能够提高成都制造的竞争力,成都可以通过数字工厂示范案例的方式,将一些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展示出来,以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效果来激励制造业企业实施转型。成都也可以用税收、融资担保等方式,甚至是政府投资的方式,来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帮助。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启动尚在早期,当前,全国数据要素流转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数据交易所和数据平台来建设数据市场,但成都可以转换思路,将成都数据市场建设的重点放在培育数据经纪商上。数商和数据平台有区别,数商主要是面向用户需求,大多数是服务企业,用户提出要求,数商收集数据,通过算法来找到用户想要的答案,数商可以是数据标注企业、数据处理企业,也可以是金融咨询公司、调查公司。可对数商企业进行财政、人才、法律服务和市场等全方位支持,壮大成都数商企业队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仕印

--> 2023-08-07 陈仕印 1 1 成都日报 c118699.html 1 加“数”向“实” 数实融合如何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