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风雨兼程,今迎比翼双飞。
七年前,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一飞冲天开启商业运营,到今年6月28日恰好七周年。如今,国产支线飞机ARJ21已全面迈向规模化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也已成功首航并进入常态化商业运营。
成都航空是国产民机运营“先行者”。七年来,成都航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其他用户一道实现ARJ21飞机运营“从无到有”的跨越和“从能到专”的蜕变。七年风雨兼程,迎来了国产民机ARJ21与C919翱翔蓝天、比翼双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运营新篇章。
一步一个脚印
走好商业运营路
七年来,民航人克服“无经验可循、无先例可鉴、无标准可依”的挑战,紧密合作、并肩作战,形成了一系列保障ARJ21飞机安全运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ARJ21飞机商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实际行动践行自主研制客机翱翔蓝天的梦想。
七年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从飞机接收到商业首航,再到比翼双飞,ARJ21飞机跨越祖国山川湖海,连通祖国大江南北,也展翅高飞迈出国门。执飞航线从最开始的1条起步增至目前的178条,形成了以北京、成都、上海、广州、重庆、南昌、呼和浩特等国内城市为中心枢纽的运行格局,打开了以雅加达为中心、辐射东南亚的海外市场。ARJ21飞机的安全载客数量,2018年达10万人次,2020年突破100万人次,2022年超过500万人次。自商业运营首航以来到今年5月31日,ARJ21飞机累计运营超12万架次,安全飞行20.8万小时,累计运送旅客728.3万人次。
“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这是激荡人心的新时代最强音。ARJ21飞机自2016年6月28日载客冲入云霄后,商业用户队伍不断壮大,成都航空、天骄航空、江西航空、华夏航空等国内航司先后成为ARJ21飞机用户。2020年6月28日,ARJ21飞机分别交付国航、东航、南航国内“三大航”;2022年12月18日,ARJ21飞机交付首家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启商业运营新纪元。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正是无数个为ARJ21飞机事业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身影,满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以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奋力追赶国际民航先进水平,推动ARJ21飞机成功迈入支线客机明星俱乐部。
全力以赴 推动商业运营迈入新阶段
作为ARJ21飞机规模化商业运营的先行者,七年来,成都航空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胸怀,运用有限资源,全力以赴地把ARJ21飞机运营推向新阶段。回望艰难探索历程,成都航空牢牢把握了飞机运营以下方面:
安全是运营第一要素,也是最大的责任。ARJ21飞机投入运营后,成都航空坚守安全生产红线,组织各部门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建立跨专业评估机制,夯实安全根基,推进以“三个敬畏”为内核的常态化作风建设走实走细,通过建立安全管控机制、丰富安全管理举措、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有效保障了机队安全平稳运行。首航至今,公司机队已持续安全飞行近7万架次、12万小时,安全运送旅客近400万人次,以平稳运行安全态势顺利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
能力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奋进的底气。七年来,成都航空始终遵循有利于运行保障和有利于型号发展的基本原则,全面做好ARJ21飞机运行风险控制和组织保障,成功探索完成跨水、客改货运行,并开通运营支线机场、一般高原机场以及部分特殊机场航班。自主论证分析了208个机场、1000余条航线,归纳总结极寒地区、高原机场等运行经验,整理汇编了《ARJ21飞机运行经验手册》,并积极分享运行经验,助力ARJ21飞机接轨国际成熟机型。同时,朝着“国产民机维修中心”方向探索,大胆尝试新维修项目建设,先后获得CF34发动机、APU(APS2600)、起落架更换、结构修理、无损检测等专项能力,并已取得高级别定检能力。
人才是崛起的根本,也是腾飞的动力源。经过多年的精心培养,成都航空已构建起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有力保障和支撑ARJ21飞机运营持续增长。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司已培养出ARJ21飞行员252人、维修人员251人、航务人员64人、乘务员256人、安全员70人。另外,公司还完成近30人的对外飞行员培养任务,完成外单位机务、航务和乘务等领域近百人专项培训,并派遣专人前往印尼翎亚航空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助力国产民机迈向国际市场。
市场是运营奋斗方向,也是检验运营的战场。七年来,成都航空始终把航线布局和市场营销作为第一要务,先后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50余条,累计通达城市超过80个,建成哈尔滨、威海、盐城、泉州等ARJ21飞机8个过夜基地。围绕“短航程、多航段、干支通”的航线布局思路,做优以基地为中心的干支航线、支支航线建设,不断拓展ARJ21飞机新的运行环境、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四向拓展运营民航市场。
效益是检验成败的指标,也是胜负的关键。ARJ21飞机要在国内支线市场大放异彩,飞出国门、走向世界,得先通过经济性检验,彰显出竞争优势。为进一步提升ARJ21飞机经济性,成都航空成立了经济运营专项组和相关执行机构,明确从六个方面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并总结撰写《关于ARJ21飞机经济性分析的报告》,分享运营经验。为进一步缩短全机队航材的交付周期和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已完成27项PMA件开发并通过试装验证。国产轮胎已完成装机验证,性能与国外原厂件相当;国产飞机蓄电瓶已全面装机应用。
品牌是国产民机的形象,也是迈入市场的名片。成都航空以创新方式与商标授权方开展多方面品牌合作,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发起ARJ21“金沙号”飞机喷涂征集大赛系列活动,开展以“走进国产民机,感受中国力量”为主题的红色航线推广活动,先后参加珠海航展、四川航展、世博会、内蒙古展示飞行、北京大兴机场试飞等重大活动,持续提升ARJ21飞机知名度与影响力。
坚持“三个始终”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七年来,成都航空从ARJ21飞机的商业运营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国产民机运营,助力推动国产民机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三个始终”。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国产民机事业始终。成都航空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先后开通西昌=延安、银川=遵义等一批红色航线,举行乘坐国产民机重走长征路活动,推出研学交流、红色观光等多款红色旅游定制产品,实现党建与民机发展的高度融合。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贯穿国产民机事业始终。ARJ21飞机首次商业运营以来,成都航空坚持稳中求进,按照机型运行限制解除和性能优化进度,科学把握飞机引进节奏,有步骤地推进航线网络构建,有规划地开展市场拓展和培育,有计划地进行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
三是坚持协调合作贯穿国产民机事业始终。在安全运行和经济性提升上,成都航空加强与民航局、飞机制造商以及ARJ21飞机运营航司沟通交流,发扬奉献精神,同心协力积极解决ARJ21飞机运营中的问题,为飞机改进改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积极关注民机产业链条主体,携手兄弟航司、执飞机场、销售渠道代理人及其他保障单位,精诚合作推进产业链控点补缺、强链补链。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国产民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已经徐徐展开,成都航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推动国产民机事业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中,勠力同心、荣辱与共,绘好新时代蓝图,答好新时代考卷,以使命担当开创国产民机事业的美好明天。
图据成都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