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脉如丝,珙桐树生长于舞台之上,花瓣幻化为翅膀,带领着所有代表团旗帜进入场内。当珙桐花瓣组成代表着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会徽造型的“U”形,现场欢呼声达到顶峰。
“这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很漂亮,像鸽子翅膀一样。”现场观众中,李静好奇地拿出手机,拍下了珙桐花形状的参赛代表团标识牌。
此时,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管护站站长朱大海守在电视机前,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珙桐花的身影。“我们在巡护中曾见到过珙桐的身影,这是我们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特色植物之一。”看见珙桐元素现身这场国际盛会,朱大海激动难掩。
珙桐,中国独有珍稀树种,又称“鸽子花树”。
它是古老的遗迹——与恐龙齐辉,千万年前便生存在这片古老大地之上,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被称为“林海中的珍珠”和“绿色熊猫”。
它是旺盛的生命——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但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珙桐幸存了下来。
微风拂过,万花绽放,珙桐如白鸽般展翅欲飞。就在昨晚,它飞到了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之上,带给世界惊鸿一瞥。
背后的故事
成都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珍稀动植物活力生长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海拔1500米至2000米的密林之中,就有珙桐的身影。”珙桐出现在闭幕式上,让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综合部工作人员罗川杰收到了不少微信消息——大多是来咨询关于珙桐的信息。
于是罗川杰在朋友圈里做起了科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还生存着独叶草、红豆杉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羚牛、绿尾虹雉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成都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公园城市建设,不断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
比如,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成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再比如,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十年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加到299天,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从97下降到39.8,全市优良水体比例从70.5%提升至100%,观测到的鱼类达129种,“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成都月牙湖。
“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增加,是公园城市发展的一项指示剂。”从开幕式上的市花芙蓉,到闭幕上的珙桐元素,这些都让公园城市的一线建设者备受鼓舞,全程关注闭幕式的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资源增加,反映了成都加强本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普查,发现了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植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