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复刻真实世界,高精度仿真地形、路网、水域、建筑、植被模型、城市场景。
65
公司研发人员达260人,技术人员占比80%。目前已拥有65项发明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
为让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精彩呈现,仿真演练平台项目组运用元宇宙城市虚拟底座模拟了开闭幕式各项活动流程。这项技术来自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见山科技”)。
见山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诸多场景中。来自成都的数字孪生技术,正推动城市智慧生长。
在数字空间里建“城市”
1∶1复刻真实世界
昨日,当记者走进该公司时,一块彩色动态大屏幕映入眼帘。在城市创新部总监李天舒调度下,环球中心、龙泉山脉、兴隆湖、独角兽岛等高精度元宇宙城市数字底座一一呈现。1∶1复刻真实世界,高精度仿真地形、路网、水域、建筑、植被模型、城市场景,新一代数字孪生技术将线下场景转移至线上,须臾间就可抵达城市各个角落。
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就是在数字空间里搭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精准匹配的“孪生城市”。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提供可靠、客观、可视化的数据支撑。
“数字空间里的建筑模型与真实场景的建筑尺寸每米误差不超过5厘米。”李天舒介绍,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基于数字孪生、倾斜摄影、虚实融合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可为行业与政府部门提供大规模、高精度、全要素、城市级完整还原的元宇宙城市数字底座平台及CIM数字孪生可视化解决方案。
高精度源自技术创新
已拥有65项发明专利
高精度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产品部门负责人张程晨介绍,自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从8名创始人增长至目前近400人,研发人员达260人,技术人员占比80%,每年公司都在研发上加大投入。
早在2021年初,该公司便探索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规划建设,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公园城市多规合一软件研发。2022年,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证。同年,联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园城市知水系统,实现兴隆湖片区水质精准管控。
“我们团队就是一个‘产业链’。从前期无人机采集数据、数据生产、系统研发生产,到交付、培训客户、系统维护等全过程都由公司团队成员完成。”张程晨介绍,公司非常重视人才建设,和众多高校合作招引人才,同时支持想要进修的技术人员深造学习。同时,成立了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元宇宙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产学研实验室。在与高校院所合作中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并让相关成果快速实现落地转化,目前已拥有65项发明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
成都多项政策支持
为企业发展添活力
目前,该公司业务覆盖全国超25个城市,项目数量超过2000项,来自成都的数字孪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场景中。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仿真CIM演练平台也来自该公司。演练平台将大运会开闭幕式全时空计划、各类客群动线方案、仪式点火环节等一系列相关要素数据映射在元宇宙城市虚拟底座中,模拟活动全流程各阶段真实预演情况。去年,该公司为成都金融城构建了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辅助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同年,与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建立合作,落成城市空间规划数字孪生平台项目。
数字孪生技术推动成都智慧生长,成都也滋养着产业发展。6年里,见山科技感受到了成都对数字孪生等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公司CEO高旻表示:“数字孪生是成都‘建圈强链’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里的细分领域,成都产业基础良好,也有很多潜在场景可以落地。”成都多项政策支持,如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让企业发展充满活力。近三年,公司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136%左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实习记者 王柳 摄影 胥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