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主舞台“银贝壳”内外人声鼎沸、灯火璀璨。在绚烂多姿的焰火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落下帷幕,标志着为期12天的成都大运会圆满闭幕。
华丽的焰火在照亮成都夜空的同时,也照亮了522名守护闭幕式的成都电力人的忙碌身影:为保障闭幕式供电万无一失,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组织111名电力保障人员在场馆侧、411人在场馆外电网侧及城市侧各保电点位值守。
全体人员当天早晨6点便到岗到位,场馆侧20个小组各就各位,对重要负荷供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一站式信息监测,对主舞台配电房、微网UPS电池组等重点保电点位进行特殊巡视;在电网侧和城市侧,整合省内外支援队伍力量,配备12台应急发电车驻守相关保电点位,确保供电稳定……这一切,都为闭幕式提供了周全的电力保障,助力成都大运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自成都大运会保电工作开展以来,在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指导下,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全力支持下,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立足大运会赛期与电网迎峰度夏“双期叠加”,统筹赛事侧与城市侧,抓实抓细电力保供各环节、各重点,以“精精益求精”的措施,确保大运会保供电“万万无一失”。
用近半年的辛勤付出
换来成都大运会的精彩谢幕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总时长为70多分钟,这背后却是成都电力人近半年的辛勤付出。
早在今年3月,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西供电中心就接到了闭幕式供电保障任务,中心迅速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对成都露天音乐公园的供电条件进行了全面梳理。
“闭幕式的难点在于用电点位特别多,导演组用电、媒体区用电、国内外嘉宾区用电……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必须确保全程供电稳定,不发生一次闪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西供电中心副主任、闭幕式场馆电力保障团队负责人邓灿说。
为了厘清每一条线路,团队开展了大量的溯源工作,从闭幕式场馆的配电房、配电箱,一直溯源到每一个插座和开关,清晰勾勒出每条线路的脉络。与此同时,团队分为了微网组、市电组和监控组3个小组,分别负责微网供电、固定建筑物内重要用电点位巡视值守以及实时监测末端电流、电压、温度等。
任务最重的7月份,正值成都最热的时候,成都露天音乐公园热浪滚滚,室外温度超过35℃。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大运会电力保障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王从亮每天都要带队,按照低压电缆巡检任务单,头顶烈日、全副武装,早中晚各一次开展地毯式巡检。检查过程中,他们需要弯着腰沿着低压电缆敷设路径,仔细测量电缆表面温度。
当检查到主舞台旁配电柜进线电缆时,王从亮突然眉头一紧:“温度太高了!”经过再次测量,这里的温度竟然达到了90℃。王从亮立即联系场馆方一起追查原因,他们凑近电缆表面,一厘米一厘米仔细检查,脸上的汗水顺着安全帽带一滴滴流下。最终原因找到,原来是低压电缆表面存在不规则局部破损,引起异常温升。经过处理,电缆温度很快恢复了正常。
姚玺是负责微电网一二级ATS组的组长,他的工作任务之一是排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一天晚上,演员们正在舞台上热火朝天地排练时,姚玺发现有些演员候台等待时,正好踩在滑道旁边的电缆上,有很大的触电风险。而且,移动喇叭比较重,在移动过程中,它的轨道很可能对下面直敷的电缆造成挤压,有漏电风险。于是,他立刻与导演组负责人沟通,请对方立即进行调整,及时消除了隐患,“每一根电缆、每一个插座、每一个灯头,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姚玺说。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倾力守护确保赛事场馆“电力十足”
除了闭幕式,各个训练场馆和比赛场馆也是保电重点。国网邛崃供电公司的主战场是成都体育学院体操赛事的训练场地。别看不是比赛场地,保电难度却比比赛场地还高,“我们负责4个馆、8块场地、3个休息区,里面的配电设备是1996年到2003年之间陆续安装的,很多线路都是地埋的,又找不到全面的图纸,给我们工作带来不小难度。”邛崃供电公司大运保电党员突击队队长刘聃说,平时训练馆电力负荷不会太大,可大运会开始后,场馆使用频率和时长大大增加,有些队员会一直练到晚上9点过,这对电力负荷是极大考验。
为此,队伍开展上级电源溯源工作,逐渐厘清了各条线路的电力来源,同时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最终落实资金,对场馆侧20世纪末的配电设施进行更换,同时,从高压端到低压负荷端确保了全部双电源供电,从每一级开关箱到插座、空调张贴标志,使电源走向一目了然。
7月27日,临近比赛开始,刘聃在陪同队员进行场馆巡视时,遇到志愿者反映,有很大臭味,像电线燃烧的味道。“要真是电线烧了,可不得了!”刘聃立即飞奔到现场,进行全面排查测温,但并未发现异常,后来几经检查,才发现是楼下保障综合馆的空调发电机组冒出的废烟。于是,刘聃立即向场馆方申请两台大功率风扇,人为改变废烟流动方向,这样一来,场馆异味立马消除,志愿者和运动员们纷纷为刘聃点赞。
为了做好保电工作,党员突击队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始终奋战在一线。7月16日,副队长张涛的妻子因患急性肠胃炎住院,此时正值场馆满负荷拉路测试和无脚本演练关键时刻,张涛作为团队骨干选择了留守,他打电话安慰妻子并嘱咐女儿好好照顾,直到准备工作告一段落,才抽空去邛崃当地医院陪伴妻子,然而3个小时后,他又连夜赶回成都,“还好妻子和女儿都很支持我,我非常感谢她们,等大运会保电结束后,我一定好好陪陪她们!”
保电举措对标奥运会
圆满完成“四个零”目标
对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来说,成都大运会的保电任务呈现出体量大、范围广的特征。体量大体现在包含重要保电点位104处,涉及变电站146座、10千伏配电线路52条;范围广则体现在保电区域涉及20个区(市)县,覆盖成都市近90%地区。
面对不小的难度,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对照四川省电力公司保电体系,组建大运会保电工作专班,并健全“1个大运专班+9个专业组”组织体系,同时积极协调、组织并成立成都大运会电力保障指挥调度中心,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电力保障指挥部合署运行,系统谋划部署大运会及迎峰度夏保供电任务。中心建设有智慧保电系统,实现了7×24小时保电状态全量感知、资源全网调配、指挥全链穿透和态势全景研判,为大运保电提供了强力保障。
“我们的保电举措都是对标奥运会的,每个环节都高标准、严要求。”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成都大运会,公司借鉴了北京奥运会保供经验,建立健全保电标准。在人员上,投入3236人(省外、省内兄弟单位支援884人)开展场馆点位保电服务,同时投入4000余人开展输变配设备特巡保电;在装备上调配318辆发电车(省外支援106辆)确保场馆点位可靠供电;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基干组建31支大运保电党员突击队,引领党团员在保电实战中站排头作表率……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大运会保电,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还大力推进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提升。今年,公司共投入人员4200余名、机具15000余台,攻坚克难投产25个重点项目,基建任务量同比增长200%;同时,成都电网的供电能力也提升至1820万千瓦,圆满完成既定的电网建设目标。
大运会期间,成都城市全域用电安全稳定,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了“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四个零”目标。“在这次大运保电任务中,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会把这些经验转化为能力,推动电网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成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满格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