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9日,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尽管此次储蓄国债利率已经降至“2”字头,但银行方面表示仍比较抢手。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当下,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保本保息,且能够锁定长期收益的理财成为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今天就为市民梳理三类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电子式国债按年付息
第一类是国债。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是目前公认的流动性最好安全性最高的理财产品。国债提前兑取可靠档计息,投资者中途如果需要用钱,损失的利息比较少,在灵活性方面,相较于定期存款更有优势。
此次发行储蓄国债的第七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2.85%,最大发行额为190亿元;第八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2.97%,最大发行额为190亿元。以市民投资10万元分别购买本次3年期、5年期国债为例,到期累计收益分别为8550元、14850元。此次电子式储蓄国债于8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也就是说每年8月10日可支付利息。某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电子式国债利息会在每年的利息支付日自动转入客户指定的资金结算账户中,同时开始按活期利息计息。投资者可关注自己购买国债的付息时间,国债每年付息之后可再投资,以实现复利增值。
特色定期存款收益较高
第二类为定期存款。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45%—2.85%不等,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5%—4.0%不等。
在存款利率进入“2时代”的背景下,大额存单近年来备受投资者瞩目,各家银行的额度普遍稀缺,往往一单难求。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性城商行五年期特色定期存款利率达4%,就受到了极大关注。“以10万元为例,存3年收益是1.05万元,满5年收益是2万元。”四川地区某城商行客户经理介绍,这类存款是阶段性特色存款,会有一些附加条件限制,储户需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存入。
保险正处于新旧产品切换期
第三类固定利率长期保险。8月1日起,依据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意见,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全面退出市场。据悉,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正纷纷备案新产品,包括3.0%预定利率的终身寿险、养老年金和重疾险等保险产品,以确保利率由3.5%到3.0%切换期产品不断档。这一类固定利率长期保险主要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拥有的现金价值,写进保单合同,可以算出每一年的真实收益率。”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介绍,这个现金价值确定刚性兑付,长期来看,收益比定期存款高,但资金投资期限长,适合做养老金账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宁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