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点赞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
“这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大运村,最好的地理位置,我认为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大运村。”
■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
“成都大运村是国际大体联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大运村。”
如何利用
预计9月底,大运村将通过预约的方式开放,可参观代表团欢迎中心、代表团升旗广场、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样板间等大运村空间,大运村医疗中心也将开放。
成都大运会8月8日晚正式闭幕,7413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陆续离村踏上归程。昨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批客人——阿根廷、巴西、土库曼斯坦、美国4个代表团共81名成员离开,成都大运村完成了“世界青年的成都家园”这一使命,正式闭村。
自7月22日开村,成都大运村共接待了113个国家和地区的7413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作为成都大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大运村是提供服务保障时间最长的场馆之一,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24小时保障服务,也是服务客群数量最多、涉及业务领域最广的非竞赛场馆。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伴着民谣《成都》,最后一批客人缓缓而行,与大家挥手告别。在一辆辆即将出发的机场大巴前,他们握手、相拥,告别青春活泼的“小青椒”,告别天南海北的朋友,告别这座温情的城市。
巴西代表团随员志愿者李忆在送别活动中潸然落泪。她告诉记者,很怀念大家每天开心交流的日子。临行时,大家互相交换了礼物,巴西运动员送给她签名运动衫,她在回赠的明信片上写下祝福。
代表团们也将发生在成都大运村里的点点滴滴连同成都人民的祝福,装进行李,印在心上,一同飞往家乡,“这是一个很情绪化的时刻。”巴西田径运动员德奥利韦拉说,“在成都的一切是如此美好,告别时刻说再见真的很艰难。”
在离村候车厅,大运村为客人们提供班车、行李交运、值机等服务,有针对性地精准服务,避免等候时间过长。他们离开、订票的情况,也会实时显示。过去20天里,客人们在“赛时家园”感受到温暖。同时,在大运村外侧,大到出行安全、小到快递寄取,一项项周密细致的服务保障也带给客人们更加舒适、便捷的城市体验。
成都大运村受到国际大体联的充分肯定。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表示:“这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大运村,最好的地理位置,我认为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大运村。”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称赞:“成都大运村是国际大体联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大运村。”
大运会结束后,成都大学将从大力发展特色学科、推进场馆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三方面充分利用好大运遗产。
大运村闭村以后,成都大学将立即进行“村转校”工作。预计9月底,大运村将通过预约的方式开放,市民可参观代表团欢迎中心、代表团升旗广场、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样板间等大运村空间。大运村医疗中心也将开放,依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向市民提供三甲诊疗服务。
人物声音
巴西代表团成员:
要把成都故事带回巴西
“很高兴能来成都,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友善,特别是志愿者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在即将出发的机场大巴前,土库曼斯坦运动员盖伊普纳扎罗夫有些难过,“想再感受体验成都的美好。”他说,志愿者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内心温暖。“他们尽可能为我们提供帮助,让我们很感动。”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大运会,我在成都不仅收获了两枚银牌,还交到了很多朋友。”巴西田径运动员多斯桑托斯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在社交媒体分享了大运村干净整洁的房间,东道主的贴心招待让他们十分感动和满足,“临走时,大运村仍是那么干净整洁。”回国前,她买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各种零食,都是她这些天品尝过的,准备带给家人共享。
“在成都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我给没能来这里的其他医护人员带了熊猫玩偶。”临别之际,巴西医务人员威尔姆说,离别的时候总是很感性,无论是与中国医护人员的朝夕相处,还是在成都街巷体验的盖碗茶与火锅,抑或是在大树下和人们坐在一起聊天,都让他感到,这里的生活不需要过多修饰,融洽热闹的氛围让他深受感染。“成都的一切都很美好,我会把成都发生的一切告诉朋友们。再见,成都,我们还会再来。”
成都大运村工作人员:
在大运村服务是一种荣誉
在成都大运村还有一群幕后英雄。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国内外参赛者的宾至如归。
吴万军是1号运动员餐厅食材采购员。“我的职责就是每天准时把食材配送到位。”吴万军负责审核餐厅采购物资,保证食材的质量和数量,“看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受到大家夸赞,我很开心。”在成都大运村工作的日子里,吴万军觉得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荣誉。
“谢谢运动员和各工作团队的理解和支持。”成都大运村安保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泳说,他们每天都要现场检查点位的安检状况,流转是否流畅,运动员居住区的打围安保红线是否破损。
大运村人力资源(志愿者)业务口副经理刘超说,大运会志愿服务,搭建起青年成长的舞台,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貌,以及具有成都城市特质的青春风采,实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希望我们以后还能见面。”在与巴西女排队医玛丽亚克莱拉分别后,巴西代表团的随员志愿者罗茂雯的眼圈有些红。一开始收到做巴西代表团随员志愿者的任务时,她有些忐忑,“因为我是学英语的,只能用英语和他们沟通。但在整个服务期间,他们都积极配合,也很尊重、理解我,我们相处得很愉快,很难忘的一段经历。”
成都大运村抵离专员王子玙向记者展示了她与各国各地区运动员交换的徽章,注册卡的绶带上各式各样的徽章将近60枚。王子玙说,印象最深的是接待德国运动员,德国代表团刚来时她仔细向他们介绍大运村的各项制度和内容,并带领他们到达指定地点。送离代表团时,王子玙又碰到这些德国运动员,他们还一起合了影,“美好定格在相框里,太值得怀念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李长乐 李世芳 摄影 魏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