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充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围绕我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汽车产业、轨道交通等产业链,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市统一的线上线下专场、专区系列人才招引活动。
如何培养大学生实践经验?
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
增强大学生适岗能力
采访中,一些毕业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岗位需要一定实践经验,但之前受疫情影响,缺乏线下实习。一家企业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应届毕业生没有经验,确实一时难以立即上手。
这一难点如何解决?记者在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采访时了解到,成都积极搭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对接平台,力促毕业生与企业双向奔赴。以功能区为例,目前正积极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支持成焊宝玛、卡诺普等25家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推动“基于分布式激光3D测量的汽车门盖机器人柔性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等校企合作项目。截至2023年6月,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现有入驻企业2520家,从业人员6.5万余人。
卡诺普机器人副总经理邓世海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和四川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大学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合作内容涵盖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验室等方面,为深化校企合作聚势赋能。全面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共同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邓世海表示,通过这一模式,每年定向培养100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大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中能够得心应手。同时,公司也能够招聘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人才。
此外,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开展成都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指出,在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方面,依托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平台免费开放9525个课程资源,内容涵盖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等,开设“职业指导”专区,不断增强求职者适岗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