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8月8日,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梦想点亮未来”举行。
当舞台上31块手机屏接收来自全世界的弹幕,当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X点亮《蜀川胜概图》,当露天音乐公园内外传递着“幸福无边界”,一场世界青年的体育盛会落下帷幕,一座城市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脚步正在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川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四川工作。成都市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一步一脚印、跬步至千里,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在推动落实“四个发力”上攻坚突破。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同时发力,重点在“同时”二字上。
近日,天府绛溪实验室10.2万平方米载体已全面完工,预计到今年底,面向国家电子信息装备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实验室将推动先进计算、分布式能源集成等3个前沿研究中心入驻。
最高奖励100万元,目前,成都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示范应用场景的实施细则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以真金白银增强成果转化的城市机会供给,旨在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
既要立足原有优势,也要用好政策工具,提高创新能力要从实处着手、在出实绩中见实效,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必须双轮并进。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区域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时精准发力,意味着要有“四两拨千斤”的精准之效。
从2006年由水产饲料切入光伏赛道,到如今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通威集团迅速崛起背后,离不开成都以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为依托,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的优渥土壤。
8月9日,捷普集团亚洲研发中心项目和成都崇州制造基地稳产增产项目签约落地成都,两个项目不仅带来百亿元的累计投资,也为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新动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培优育强、招大引强,才能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对成都而言,要不断丰富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坚定走好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大运会期间,简阳晚白桃成了不少外地看赛观众的“心头好”。产自简阳沱江生态农场,晚白桃之所以声名远播,正是今年以来成都各市县联动外出走访、开展系列投促活动的结果。
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8月11日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审议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不论是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还是以金融力量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破除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持续发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不仅要加强生态治理,也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为改善“声”态环境,8月10日,成都17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市要全面实现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11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数智化发展顶层规划》,“1-6-4-1”绿色城轨发展蓝图和“一底座支撑、七大业务赋能、一大脑统管”的数智化战略将全面铺开……
让轨道交通产业插上“绿色”和“数智”的两翼,通过多部门联合向噪声污染“城市病”全面开刀,成都要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说到底,还是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环境的变化。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在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下,让我们保持定力、笃行实干,继续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