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18日

研学如何才能真“研”真“学”

专家简介 陈乾康 四川师范大学劳动和实践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今年暑期以来,研学游、夏令营等文化旅游产品人气飙升。如何让研学旅行真“研”真“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同时,运行得更规范,更安全?锦观智库专访四川师范大学劳动和实践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乾康教授,对研学的概念进行厘清,就暑期研学如何才能长效健康地发展,让孩子能够真正通过研学课程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给出对策和建议。

精彩观点

①学校组织的研学俗称“研学实践”或“研学旅行”,而旅行社组织的研学俗称“研学旅游”,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异不小

②现在各地研学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但基地与学校教育脱钩,普遍不了解教育需求,这是研学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

③建议研学课程的开发要聚焦主题化、系统化,学校应该围绕学科教学目标,结合校园文化,开发一定主题的系列研学课程

“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不一样

今年暑期备受关注的研学,其实是由旅行社主导的“研学旅游”,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家长必须擦亮双眼,做好功课,拟好规划,才能避免“游而不学”。

锦观智库:研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同时,研学旅行、研学旅游、研学游等不同的名称也给公众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真正的研学到底是什么?

陈乾康:研学是今年旅游市场最火爆的细分市场之一。我们一般讨论的,主要是中小学生研学,但学校组织的学生研学和旅行社组织的,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学校组织的研学俗称“研学实践”或“研学旅行”,而旅行社组织的研学俗称“研学旅游”,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异不小。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按照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性,由学校根据学科要求并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安排研学内容,时间选择在开学期间,即教学周内的周一至周五,以避开人流密集、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节假日。研学行程以当日往返为主,二三日为辅,原则上小学不出市,中学不出省,高中不出国。由于是学校教学行为,研学成绩要计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所以,这种研学活动具有较强的事业性和公益性,学校是不能盈利的。只是学校往往会委托旅行社承接旅行服务,承接的旅行社和研学基地可以从中获得利润,这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学旅游”则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多以寒暑假的“冬令营”“夏令营”或“营地教育”等形式呈现,行程以多日为主,研学地域不受限制,甚至可以组织出境研学,这与中小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研学实践”有明显区别。由于是旅行社组织研学线路、招徕学生,并与家长签订旅游合同。客观上讲,其本质就是旅行社组织的青少年旅游团队,只要不违背合同,没有必要去纠结“七分游三分学”还是“三分游七分学”。家长拥有自由选择旅行社服务的权利,与其责怪“光练不游”或是“游而不学”,更重要的是要在事前做好功课,明确出行的目的,给孩子做好规划。

研学不能变成春秋游、旅行团

办研学要做好课程设计,与研学基地形成配合与补充,要善于利用市场,但不能一味逐利。

锦观智库:今年暑期研学市场表现出的乱象,主要集中在旅行社组织的研学上,您认为乱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学校组织的研学,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研学的目的是什么?

陈乾康:今年研学市场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2015年底放开生育二胎后,多子女家庭成为常态,最早一批二胎孩子进入教育适龄期,助推了研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仍处于恢复期,很多优质的旅行社进入研学领域尤其是利润率较高的夏令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今年的中小学生研学市场给人的感觉是有点乱,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小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和旅行社市场化推进的“研学旅游”因为概念不同,标准不同,各自面临的问题还有所区别。

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评价标准偏重教育性和实践性,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学深化、细化学科知识,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在实际中,学校为便于教学安排,多是一个年级成百上千人集体出行,与其说是研学,不如说是春秋游,研学效果大打折扣,是学校研学老大难问题。同时,研学课程设计一直存在短板。本来研学旅行是学校实践课程之一,学校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了解中小学教育,应该由他们主导课程设计,但研学又涉及各类研学基地的专业知识,比如景区和文博场所,这是学校老师的知识短板,因此基地的配合也是设计好课程的关键。现在我国研学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各级各类基地异彩纷呈,但基地与学校教育脱钩,普遍不了解教育需求,有什么卖什么,甚至不考虑成人和学生以及不同学段学生间的差异,是研学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

对于旅行社组织的“研学旅游”而言,其评价标准应当是市场化的。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对“研学旅游”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所了解。旅行社研学产品一般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但并不会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承接这类服务的旅行社如果缺乏相关的资质和能力,就会导致旅游接待极不专业,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有可能得不到保障。譬如,有的研学主办单位明知道暑期时北大清华等名校可能会对参观做出限制,但在营销时还是会把北大、清华研学写进去,但实际却不能履行合同的约定,当属明显的合同欺诈行为。再者,旅行社组织的研学是市场行为,必然受到市场的驱动,旅行社往往会追逐热点城市、热点景区的研学。今年研学团一窝蜂地涌向北京、西安,接待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拥挤不堪的研学点位也让学生体验和研学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容易让家长有“游而不学”的感觉。

研学不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

学校主导的研学,要坚持“游是载体,学是本质”,减少旅行的成分,增加研究与学习的内容,让研学主题化,系统化。旅行社主导的研学,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强化合同意识,不断创新产品,建立研学品牌。

锦观智库:对于现阶段研学已经暴露出的乱象和短板,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陈乾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是载体,学是本质。首先,由学校主导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性,并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融合,减少旅行的成分,增加研究与学习的内容。建议研学课程的开发要聚焦主题化、系统化,学校应该围绕学科教学目标,结合校园文化,开发一定主题的系列研学课程,学生可以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反复研学、深入研学。这样研学就再不是蜻蜓点水式走过场,研学的过程也不再只是“研前”“研中”“研后”三个阶段,还会有“研后后”的过程,即研学后还会围绕主题深入探究、继续学习,并将上一次研学的终点作为下一次研学的起点,形成系统化研学。当然,这种研学课程的开发专业化程度很高,不是一般研学机构能轻易胜任的,需要专业机构、学科教师、相关专家的共同参与。

对于旅行社主导的研学团队来说,对市场化行为进行规范的管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首先,从事研学服务的企业必须具备旅行社经营资质,因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只要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旅行社业务,就必须向文旅部门申请办理旅行社经营许可,缴纳质量保证金,足额投保旅行社责任险。这样可以杜绝一些无旅行社经营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跨区域组织学生研学,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必须规范营销模式。现在靠人际关系通过学校直接或间接向学生推荐市场化研学产品的模式占比很高,既增加了学校的风险,也有产生寻租的空间。市场化产品还是应当回归市场,让家长自主决定,自行购买,自担责任。三是强化合同意识。市场化研学应当由旅行社与学生监护人(家长)直接签订研学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内容和标准,其中必须涵盖研学主题、内容、点位及停留时间,吃、住地点及标准等,厘清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一旦产生纠纷,合同就是处理纠纷最好的依据。旅行社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很随意,不提供规范合同,甚至故意隐瞒不利信息,侵犯旅游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四是规范研学保险。当前研学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安全问题,而旅行社责任保险不能完全覆盖研学中的诸多纠纷。譬如未成年人赔偿限额问题、未成年人导致第三方损害问题等,所以必须有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涵盖第三者伤害赔偿的研学保险来兜底,这需要保险企业的主动介入和参与。

此外,对于旅行社主导的研学而言,产品的创新也极为重要。现在暑期市场上一窝蜂挤兑北京、上海、西安等热点城市,北大、清华等知名院校的现象显示出研学旅游产品的单一。中国东西南北地域差别和文化差异极大,研学领域很广,历史、地理、非遗、自然、科普、国防教育等等,都可以研学。旅行社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下大力气开发一批特色的研学产品,既丰富冬、夏季研学市场产品,助推研学市场发展,也能形成优秀的研学品牌,为旅行社赢得市场竞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让研学实现真“研”真“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舟

--> 2023-08-18 1 1 成都日报 c119208.html 1 研学如何才能真“研”真“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