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23日

成都已建成6500余公里绿道

紧接01版 出台《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等专项规划11部;联合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市级层面形成公园城市“两山”发展指数,四川天府新区在实践基础上研究形成《公园城市指数》;出台《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

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探索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路径中,构建形成了理论研究、规划技术、指标评价和政策法规四大体系。从而将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路、目标、举措进行系统化处理,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城园相融

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超95%

路边的绿化带,高低错落的鲜花绿植用最生动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二环高架桥底,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爬山虎拂动阵阵清凉;芙蓉、紫薇、蜀葵等本土特色植物搭配上太阳神鸟、熊猫、蜀锦等成都元素,展示着公园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

8月16日,记者从市绿化管护中心获悉,今年以来,该管护中心已累计修剪乔木2万余株、灌木180万余平方米、草坪638万余平方米、爬山虎29万余平方米。

这是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写下的注脚之一。为描绘“绿满蓉城、水润天府”图景,成都正依托龙门山、龙泉山“两山”和岷江、沱江“两水”生态骨架,深入实施“五绿润城”行动,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

城市以东,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延绵起伏。着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形成“一山连两翼”空间格局,成都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这里逐步实现从“生态屏障”向“城市绿心”的功能演进。

城市往西,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作为全国首批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这里垂直海拔高差超4500米,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500余种、种子植物3000余种,常年活动有野生大熊猫73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4%。

城市之中,天府绿道宛若活力“绿脉”。成都已累计建成各级绿道6500余公里,植入文旅体及科技设施3500余个,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95.88%。

其中,环城生态区作为城市超级“绿环”,目前100公里一级绿道已全线贯通,累计建成特色园18个、林盘54个。

坚持生态惠民

五年来新建各类公园110个

在成都,荷花是常见的盛夏景观之一。每年荷花节,成都都会紧锣密鼓地展开各类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此享受夏日美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荷花刻在成都人心中的地位,让人心旷神怡。

今年,2023成都市荷花节共设置了七大主会场,展出多种荷花品种,满足市民游客仲夏赏荷消暑的需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除了荷花节以外,今年以来,成都还持续开展了“最美系列”征集活动,已创建最美阳台50处、最美社区花园50个。

就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大运会上,生态景观也助力着城市氛围营造。成都运用自贡灯会、蜀绣、竹编等非遗传统技艺,融入太阳神鸟、芙蓉等城市文化元素,在城市重要区域、大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场馆、嘉宾及运动员休憩地等点位设置“成都欢迎您”“芙蓉锦绣”等生态雕塑13组,营造青春洋溢、欢乐祥和的大运氛围。

如何持续丰富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如何让公园城市宜居宜业更加可感可及?记者获悉,成都正在加快实施“百个公园”示范工程。“五年来新建各类公园110个、新增公园面积2.4万亩。”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在市民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绿色空间涌现。众多“回家的路”社区绿道结合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串联交通出行点位,植入了书店、花店、商店及咖啡馆(茶馆)“三店一馆”便民设施。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 2023-08-23 李菲菲 1 1 成都日报 c119396.html 1 成都已建成6500余公里绿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