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看动能。一面是旅游消费的热度,春熙路、大熊猫基地游人如织,在“暑运”与“大运”的叠加下,截至8月15日前来成都的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已超3.5万张;另一面是重大项目的进度,成都中轴线新地标国际体育公园城项目将于2025年6月封顶,西部唯一的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认证机构轨交科创中心预计年底竣工。
看提质。完成对“一网三中心”智慧运维架构的优化。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全线网应用“智能管理中枢”,整体节省人工工时50%,故障处置效率提高60%;8月,“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成都本土培育的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底,成都将力争新增上云企业2万家,力争实现企业上云总量突破10万家。
看升级。五月天将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办演唱会,李宇春、张学友、杨丞琳等选择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开唱……大运会后,大运场馆热度不减,持续释放惠民效应;带着一抹亮眼的正红色,成都川剧艺术中心计划于9月中旬试运行,百年“戏窝子”即将升级归来,这一文化地标无疑将为市民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
从经济到服务、再到基础设施,产业体系构成城市坚实的物质基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
就在上个月,《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审议通过。《决定》指出,“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牢牢抓住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动权,精准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关键点。要更加突出实体经济发展,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更好服务于市民生活,在万千气象汇聚的成都街头,主动作为、顺势而为,我们就一定能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路上写就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