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28日

玩“密室逃脱”受伤 谁该为意外“买单”?

密室逃脱、剧本杀、桌游等沉浸式实景游戏近年来在年轻人之间风靡,成为时下社交聚会的热门活动。然而这类活动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引发社会担忧。

记者获悉,锦江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典型的“密室逃脱”类游戏经营场所管理责任纠纷。游戏商家和消费者各自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法院予以了梳理提醒。

案情:

省略安全告知 玩家摔倒骨折

小吴与朋友在成都某公司购买了一款“密室逃脱”真人游戏产品,并自选“鬼屋”主题。在消费当天,由于小吴一行未按预约时间到场,公司工作人员为节省时间,省略了主题介绍、安全告知等进场前环节。

游戏过程中,因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且被游戏工作人员追逐,小吴不慎撞墙摔倒致手肘划伤及胫骨骨折。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垫付了小吴首次就诊医疗费,但认为小吴受伤系自身对恐怖主题游戏承受能力估计不足,应自行承担后果。双方协商不成,小吴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该公司支付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法院:

未向消费者进行安全提示 商家有责

锦江法院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起案件中,该公司明知密室内真人游戏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却忽略事前告知、事中防范义务,未向消费者小吴进行安全提示并提供必要护具,应对小吴受伤导致的相应损失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经过调解,双方最终对赔偿方案达成一致,案件圆满化解。

对此,法官提示,“密室逃脱”类游戏安全隐患众多,如游戏空间狭小密闭,场景装修材料多为易燃品,求生类、恐怖类主题道具存在天然危险元素等。且游戏场景与外部隔绝,若不设置紧急逃生通道或缺乏明显标识,一旦发生火灾、停电、人员受伤等突发情况,消费者难以逃生,易导致危险发生。

作为此类游戏经营者,应确保场内消防、救援等安全设施设备完好,设置两个以上逃生通道及明显标识,并在消费者进场前进行必要的安全告知。而作为消费者,在追求快乐、刺激的同时,应以安全为最大前提,谨慎选择正规商家,游戏前知晓各类安全设施及求生通道位置,必要时可佩戴护具,做好自身安全防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晨迪

--> 2023-08-28 晨迪 1 1 成都日报 c119639.html 1 玩“密室逃脱”受伤 谁该为意外“买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