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美丽四川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建设美丽四川,目标定位就是要“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全省70%以上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达到优良水平,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森林覆盖率达35.72%。
蓝天保卫战
去年取得三个“历史之最”
“近年来,围绕美丽四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我们主要在四个方面做了工作,首先就是做好美丽四川建设的制度安排。”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介绍,自2016年省委专门作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到202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西部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出台的美丽中国建设地方规划——《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今年初省环委会又印发了责任分工和年度实施方案,对今年作出安排,同时推动21个市州全面启动地方规划编制。
美丽四川离不开美丽蓝天。“全省上下联合攻坚,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去年成为历年来细颗粒物(PM2.5)浓度最低、重污染天最少、达标城市最多的一年。”钟承林说,以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空气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水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两张靓丽名片。
此外,我省还加快增强美丽四川的绿色动能。2022年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全面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四川成为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省份之一。”
未来将大力开展
“美丽细胞”建设
“美丽四川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绿色经济、文旅融合等方方面面,下一步的总体考量上,可以用‘三四七八’这四个数字来表达。”钟承林进一步表示,“三”就是“三步走”:美丽四川建设分三个阶段来推进,“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持续巩固、“十六五”全面提升。“四”就是“四个定位”: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核心定位,加快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高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和中国韵·巴蜀味宜居地。“七”就是“七项任务”:构建美丽空间、守护和谐生态、建设美丽家园、发展绿色经济、繁荣巴蜀文化、打造宜人环境、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八”就是“八大工程”:分批分类实施美丽城乡建设、碳达峰、产业绿色转型、蓝天碧水、净土安居、自然生态、文化繁荣和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八个方面的系列工程。
目前,全省正选出条件较好的10个左右县(市)开展先行试点,随后逐步增点扩面。“关键是12个字,以点带面、分层分类、梯次推进。”钟承林解释,即加快推进以市(州)为主体的美丽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有效衔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美丽中国“四川样板”。同时,大力开展“美丽细胞”建设,分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和美乡村、美丽河湖等,让“美丽细胞”成为美丽四川独特魅力的发力点。
此外,还将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改善环境质量上走在全国前列,“到2027年,力争重污染天气全面消除,城市大气PM2.5浓度、国省考断面Ⅱ类水质比例走在全国前列。”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