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8月29日

小街深处的思念

成都 □赵平

入夏以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更不如以前了。看着时而烦躁、时而平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母亲,轻抚她那双干瘦枯槁、满是乌青斑痕的手臂,心里总会涌起一阵阵酸楚。虽然我也曾有过极为不好的预感,悄悄地为母亲默默祈福,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噩耗竟会来得那么突然……

办理完了母亲的后事,心里面空落落的静不下来。既然在家里坐不住,干脆出门去随意走走。

就这么一路走着来到了祥和里,十年前,母亲去的第一家养老院就是在这条小街上。

祥和里紧邻着天祥街。天祥街原先称作天祥寺街,因街上曾建有一座天祥寺而得名。曾在史料上看到过记载,这座天祥寺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清代初年又加以重建,最初名为金贤寺,后来因为人们非常崇敬文天祥这位南宋宰相、民族英雄,在寺院内塑有一尊文天祥塑像,供长年顶礼膜拜,金贤寺又被改称天祥寺。其后的漫长岁月里,爱国忠君的寺庙早已不复存在,地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顺着天祥街往前快到尽头,路边一个小街口拐进去就是祥和里了。

我已经记不得,在母亲还没有去到那里之前,我是不是曾经从这条祥和里走过。但的确是从那时起,那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祥和里成了我每周必定要去的地方,也就是说,我同祥和里的缘分其实是因了母亲的缘故。

自打母亲离开祥和里去了另一处养老院,八年多时光,我再没到这条街上来过了。今天,我在这条小街上时走时停地走了一个来回,一路上尽是过去的影子在眼前闪动。

在一家米线餐馆门前,我站定了脚步,眼前浮现起多年前一个冬日傍晚,我带着母亲来这里吃米线的情景。

那天,陪母亲去看望她的一位老同事,回程时交通不顺,错过了养老院的晚餐时间,就在这里为她点了一碗鸡汤米线。母亲的牙齿缺损得很厉害,吃东西比较费劲,我特别叮嘱店主煮得软和一些,盐味一定要清淡。热气腾腾的米线驱散了冬夜的晦暗和寒冷,让室内充满了温暖。显然,这碗米线很对母亲的胃口,看她吃得津津有味,完全不像平常吃饭时那么费力,我觉得特别高兴。可惜,像这样陪着母亲到外面来吃饭的机会实在太少了,现在想来真觉得难受,那时,我为什么不多带她出来走走呢?

对于今天的我,这些话有些扎心了。回首过去的这些年,我让母亲安心了吗,我自己心安了吗?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即是说所有的善行当中,孝道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身为人子的首要义务和责任。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其实也是很难的啊!

的确,相对于童年和少年,今天的我们可以说是强大的,今天的我们拥有着丰富的物质世界,但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淡忘感恩了吗?我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精神家园正在逐渐地荒芜呢?

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了,这么多年里,陪了母亲不少时间,也为她做了一些事情,自以为还是在奉行着先贤的教诲,尽量地让母亲安心,可到了母亲离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做得远远不够,想当然的以自己的强大替代了母亲的强大。事实上,母亲比我想象的要柔弱得多,也脆弱得多,或者说,母亲远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那样强大,我给她的呵护和照料实在是远远不够的啊。想到这里,胸口涌上来一阵阵锥心的痛。

渐渐地日头更烈了,找了街边店铺门前的长椅坐下来,眼前是来来往往的人流,奇怪的是,眼中看到的却多是老人的身影。看到一位颤颤巍巍、拄杖独行的老婆婆,发现那背影是那么眼熟;看着相互扶助、牵手走来的母女,似乎那就是曾经的我和母亲;从街口远远过来了推着轮椅的母子,我的思绪一下跳回到两个月前,我也曾像那样,推着轮椅上的母亲在养老院院子里漫步,我哪里知道,那将是我最后一次带母亲下楼,同她一起享受初夏明媚、清新的和风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禁不住我又回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个周日,我陪着母亲在祥和里周边走了一大圈,那时,母亲还能和我一起慢慢地走着、细细地聊天,那天也像今天这样,艳阳高挂,天色正好,道路两边一夜雨水冲洗过后的大叶女贞,随风起舞,依然葱郁,只是,那时已是初冬……

--> 2023-08-29 赵平 1 1 成都日报 c119707.html 1 小街深处的思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