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决策部署,郫都区锚定“科创高地、锦绣郫都”总体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紧紧围绕抓项目促发展这一主线,以“三个提升”赋能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建设,产业发展迸发全新活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5.9%,位居全市第10。高能级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8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亿元,增长7.6%;位列赛迪百强区第84位,较去年提升3个位次。
项目牵引稳增长 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2月13日至14日的上海投资促进活动中,总投资100亿元的15GWh清陶能源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正式签约落地郫都区;3月29日举行的2023成都市招商引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拟投资30亿元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项目和福欣食品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集中签约,全力加快推进郫都区产业建圈强链。
郫都区聚焦电子信息、绿色氢能、科幻等主导产业方向,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签约引进北京澳丰源等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5个、福建迈可博等“专精特新”项目3个。跟踪中化金茂“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等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余个,抓紧洽谈蓝色光标等科幻项目30余个。
同时,郫都区接续推进项目投资。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开展“深入施工一线、服务项目推进”专项行动,岷阳社区综合体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1—6月,40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13.07个百分点,全区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4.32亿元,进入全市招商引智和项目推进“红榜”。实施项目策划储备攻坚,聚焦重点片区、重点领域及重点产业,立足“十四五”专项规划,涵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科学策划储备货运大道西延线、科创中学等131个项目,望丛祠4A景区提档升级建设等27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审核,总投资224亿元。
以会促产以产兴城 科创新城加速成势
今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郫都区举行。郫都秉承“以会促产、以产兴城”理念,紧扣建设成都科幻中心、编制科幻产业规划,研究制定《成都市郫都区建设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打造成都科幻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着力打造科幻IP引擎、数字技术引擎和科幻产品首发基地、科幻企业总部基地、科幻数智创新基地、科幻文化示范基地。
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总体规划面积约42.2平方公里,郫都区协同联动高新区和温江区,先期划定5.8平方公里,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成型、三年集中成势”发展目标进行建设。按照“园区共建、项目共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政策”、郫都区“土地+配套”优势,高新区、郫都区携手规划建设“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已聚集成都智算中心、东材科技等一批“153”项目,形成了“1+1>2”的共建效果。
围绕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郫都区实施总投资约90亿元项目集群攻坚,国盾融合创新中心、成都智算中心一期等核心功能项目投入运营,成都科学(幻)馆、世界科幻公园、科幻大道等特色功能项目进入冲刺阶段,科创医院、“智慧郫都”科教基地建设等基本功能项目加快推进。
培育产业集群 助力经济稳步增长
郫都区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方面,郫都区组建25个建圈强链引育工作专班,集中培育集成电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深化高新—郫都合作共建产业园、川菜产业城等园区建设,签约引进盐源华电、靖江亚通等市级重大和高能级产业化项目12个,引进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8个,做优产业生态,确保稳产增产。1—6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06.71亿元、增长8.1%,增速排位全市第9。
郫都区对标国内制造业发达城市,更新优化区级工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起草《郫都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修订完善专项政策,组织人员赴外考察,学习“工业上楼”新型产业空间模式先进经验,做好工业区块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一级、二级工业区块控制线划定,进一步加强工业制造业用地载体保障,确保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运行。
服务业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郫都区加快推动科幻会展、影视文创、商贸物流等产业布局,发布科幻5大领域产业清单27项,签约引进荣庄冷链供应链基地等优质项目8个,拓展消费场景业态,招引“布拉诺”等城市首店7家,储备各业态商家1040余家,千方百计激活消费市场。1—6月建筑业总产值、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4%、1.6%(增速分别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1.9亿元、增长8.7%,增速排位全市第5。
打造高标准农田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5月,唐昌镇火花村上千亩油菜、小麦全面成熟,迎来大丰收,当地农户趁着晴好天气,利用大型农机抢收油菜。在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火花村多措并举加强低效苗木清退工作,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良田”归“粮田”,稳定粮食生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据了解,火花村将水利工程建设、耕地复耕等进行资源整合,统筹推进,致力打造“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火花村紧挨战旗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助力增产增收,也塑造了大田景观,为下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郫都区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200亩,打造粮经科技示范基地4个,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05个,累计发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15笔达2129万元。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稳步扩产,粮食产量达0.7万吨,增长7.5%;实现农业产值19.4亿元,增加2.4%。稻菜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战旗粮经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除署名外由郫都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