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9月05日

再现“隐入尘世”的“她”力量

成都 □徐么磋

长久以来,我们赞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我们熟悉梵高的《向日葵》,我们了解齐白石的《墨虾》。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听闻或者欣赏到女性的艺术作品。这是否是因为女性缺少艺术天赋?是否是由于女性较少从事艺术创作?

对于这些问题,国内著名诗人翟永明作出了回应。在新近再版的《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一书中,翟永明回溯和梳理了中外的女性艺术发展历程及具体的艺术家成就。阅毕此书,我们或许会发现,在人类艺术创作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从未缺席,一直在场。

寻找女艺术家之旅

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翟永明一直非常关注与女性相关的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翟永明亲历并见证了国内日益丰富的女性艺术实践,与此同时,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中籍籍无名的现象也被翟永明看在眼里。

于是,1999年左右,翟永明便踏上了寻找女艺术家之旅。旅程中,她写作了《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一书。这本书写作完成后,曾在多家出版社的编辑手中流转,在2008年才得到出版。但很快出版社倒闭了,这本书也因此被遗忘。如今,15年过去,这本书终于再次问世。

在《天赋如此》写作到再版的20余年间,翟永明始终以女性敏感、细腻的独特视角,观看和解读女性艺术,女性艺术历程上发生的种种变化都被翟永明尽收眼底,也被记录在了此书中。

女性在艺术创作中的天赋

有位评论家曾说过:“历史是一件手工制品……只有进入记忆中,被记录下来,它才会存在。”依照这样的逻辑,只有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天赋才曾经真实存在,而那些被历史遗漏的天赋便不是天赋。所以,为了发现女性在艺术创作中的天赋,翟永明重新梳理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艺术天赋。

可能从未读过一本摄影杂志,也从未接触过什么摄影家的薇薇安·迈尔依赖直觉,用一台相机,一扫就扫了几十年的街,一扫就扫出了“半部摄影史书”。中国元代女画家管道昇,据称擅画墨竹梅兰,其所画之竹墨色苍莽,跳脱不羁。她自陈:“竹势撒崩云触石,应是潇湘夜雨时。”

中外许多女性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艺术天赋。然而,囿于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女性在艺术史中多是被边缘化的角色。少有的有史可查的女性艺术家,其背后往往有一位“开明而重要的男人”作为支撑。更多的她们,则被视为男性艺术家的附庸,或是被遗忘在了寂静的角落。

重新被看见的女性光芒

令人欣慰的是,在《天赋如此》中,我们可以看见才情出众的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情感丰富的女性怪杰雕塑家路易丝·布尔乔亚,还有神秘绮情的女性音乐家、行为艺术家小野洋子……详实的案例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穿越历史,体味领略那些个性独特、才情洋溢的女性艺术家的光芒。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艺术方面的边缘化地位似乎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比如,翟永明发现,20年前,自己初次创作《天赋如此》时提出的问题在今天大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她曾写到德国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妻子珍妮—克劳德,她的合作者身份一直不被认可——尽管她与克里斯托共同创作和设计了那些恢宏的包裹作品,但是“珍妮—克劳德”这个名字却鲜有人知。而当翟永明修订此书时,她发现,如今在所有关于克里斯托的作品中,都重新署上了珍妮—克劳德的名字。与此同时,翟永明还注意到在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的评选中,获得“终身成就奖”“主题展最佳国际参展金狮奖”以及本届双年展特别奖的,均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女性艺术家。

女性艺术历程上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应当被记住,但我们不能停留于此。《天赋如此》应该是揭开女性艺术史面纱的起点,还有更多的女性艺术家等待我们发现和认识。

--> 2023-09-05 徐么磋 1 1 成都日报 c120082.html 1 再现“隐入尘世”的“她”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