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9月12日

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

“小约定”撬动河道“大治理” 全员“河长”共护水清岸绿

清水河畔,两岸绿树成荫、果香四溢。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简华村旁碧水流绕,水鸟翩跹。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持续推动河长制,让当地群众真正享受于水清、岸绿、河畅与景美之中……

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通过不断健全三级河长体系,强化河长履职。其中,简华村通过建立“社域长+网格员+群众”护河模式,把河长制工作融入村规民约,将河长制有效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依靠村民力量管河、护水,形成人人参与河道治理的新格局。

创新“社域长”工作机制

打通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

“现在的清水河是水清岸绿,大家晚上吃完饭都喜欢来河边散步”,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叶永洪感慨道,“从2017年开始,我就担任村里的河长,见证着门前的清水河一天天变清变美。”

带着手机,打开软件,叶永洪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河,“水质咋个样、岸边有没有垃圾、有没有人乱排污水……全都要检查到位。一旦发现问题,都是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软件,并及时解决。”

“前不久,我们发现有人在河边倾倒建筑垃圾,接到线索后,我和‘河域长’一起到村民家里反复做思想工作,最终大家一起将垃圾清理了。”叶永洪说,“‘河域长’们日常加强宣传引导,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为扩大巡河管护范围,简华村以村民小组长为社域河长,实行河流分段巡护,小沟小渠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河长制“社域长”岗位职责》《河长制“社域长”工作激励办法》。社域河长按照每月4次以上标准,坚持巡查河道、沟渠、塘堰沿线乱排乱倒问题,通过加强日常巡护和源头治理,发现问题现场处置、立即整改。截至目前,简华村累计关闭养殖场14个,整治企业污水点、污水排口入河入渠点等点位7处,安装污水处理设备2处,完成40余户农户污水收集。

据介绍,简华村河长工作室依托基层党组织建立,由3名村两委成员和14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室下设河长制管护“社域长”,由各社社长(负责人)担任,负责各社河道、塘堰、沟渠(毛沟毛渠)的巡查管护工作。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工作室先后组建了简华村河道管护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简华村河道管护村民(微网实格)志愿服务队、简华村河道管护企业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简华村河道管护“社域长”管护队、简华村河道管护专业保洁队五支河道管护队伍。

组建“村民河长”队伍

解决河道治理末梢难题

“报告,清水河河面没有看到漂浮物”“鹿溪河岸边没有发现乱排乱丢问题”……在简华村的巡河志愿者群里,定期有人汇报村域内清水河的情况,紧接着对应负责人会第一时间回应处理。

“我们是每周必巡、路过必巡、节日必巡,从自己做起,保护好河道。”为打造“微网实格”护河队伍、解决河道管护“最后一米”的问题,简华村通过开坝坝会等方式,甄选辖区生态保护意识强、觉悟高的局民、租住户等群众代表,组建了简华村河道管护村民(微网实格)志愿服务队。

通过组建“村民河长”队伍,简华村实现“一个网格员包联管护45户及相应区域”。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眼尖心细脚步勤等优势,找到与群众沟通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有效开展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入河入渠、企业污水治理等河道管护工作,通过源头治理,实现鹿溪河、清水河、中河堰等河流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Ⅲ类。

在村民坝坝会上,简华村集体议定将“不乱倒、不乱排,自觉维护河道、沟渠、塘堰卫生”等写进村规民约;因地制宜设置有偿农垃回收点,定时不定量回收农用垃圾,通过集中清理、分类清运的方式实现垃圾“不乱倒”,杜绝了垃圾污水直排河渠现象。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护河工作,简华村还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要求污染水环境的个人或企业做出经济补偿,对举报村民给予奖励。目前累计获取举报线索4条,举报线索办结率达100%,涉及奖惩金额3.6万元,用“小约定”推动河道“大治理”。

“村民河长”是“行政河长”的有效补充,是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通过不断健全三级河长体系,强化河长履职,简华村实现人人都是“河长”、时时都有监管的管护新局面,有效遏制了侵害河流沟道面貌的现象。如今,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如此良好的水域生态,已成为新兴街道简华村的一抹亮色。谭玉梅 新兴街道供图

--> 2023-09-12 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 1 1 成都日报 c120391.html 1 “小约定”撬动河道“大治理” 全员“河长”共护水清岸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