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9月13日

来蓉4年多 专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

在蓉打造西南总部基地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郝再生:我们将在成都打造西部最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

开栏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兴蓉城,智造强市。2023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将于9月19日-21日举行,成都将向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成都释放创新活力、集聚先进资源、优化创新创造生态环境。

在成都创业多年,企业如何评价成都创新创业环境?在企业深耕的新兴产业和未来成都,成都又在怎样提前谋局?以此为出发点,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今日起推出《在成都创业这些年》系列策划,通过深度采访在蓉投资兴业的知名企业家,展现成都为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所做出的努力与担当。

走进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见到公司总经理郝再生时,他身穿的成都大运会定制T恤,仿佛在讲述企业服务成都大运会的点点滴滴。“搭载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汽车为成都大运会参赛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交通服务保障。”郝再生告诉记者。

氢能源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驶入发展快车道。去年6月发布的《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明确,成都将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构建“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绿氢之都”。作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都亿华通2019年落户成都。来蓉4年多,公司是如何与成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

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

实现陆路交通全覆盖

相关统计显示,在国内,也已有30个省份将氢能产业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成都也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近年来密集出台系列支持政策,聚焦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等细分领域,着力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

“氢燃料电池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氢能则是一个具备万亿元级市场规模潜力的产业。”郝再生告诉记者。据了解,亿华通作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系列产品。

“亿华通G系列等核心产品,实现了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除此之外,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化产品功率覆盖30kW-240kW,适配客车、物流车、乘用车、叉车、有轨电车等交通工具,已实现陆路交通应用场景的全覆盖。”郝再生说。

依托成都汽车产业基础

形成一体化氢能产业布局

近年来,随着“绿氢之都”的建设,成都着力推进氢能源“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以及氢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除了服务成都大运会,亿华通进入成都4年多以来,正越来越深度地融入城市经济发展。

2021年11月,总体规划的两条城际线路和一条直达干线的“成渝氢走廊”正式贯通。郝再生透露说,在川渝两地政府部门指导下,成都亿华通重点参与了“成渝氢走廊”线路规划,并牵头推进“成渝氢走廊”项目承办启动暨物流车首发仪式,联合四川能投、大运汽车、川威集团等50余家川渝两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组建“成渝氢走廊”技术创新生态圈联盟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下,‘成渝氢走廊’可深度整合成渝两地氢能产业资源,共建双城美好产业蓝图,开创西南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模式先河。”郝再生认为。

“未来,我们将在成都打造西部最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同时,依托四川丰富的氢能资源及成都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打造西南总部基地,在制氢、加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多场景应用方面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氢能产业布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摄影 李冬

--> 2023-09-13 李艳玲 来蓉4年多 专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 1 1 成都日报 c120460.html 1 在蓉打造西南总部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