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天是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六是我国设立的“全民国防教育日”。
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对今年9月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作出重要部署,强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凝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提出新要求,更加需要全社会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重视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国防意识入脑入心,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力量。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历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大后方和重要兵源地。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浸润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彰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赏菊荡舟、喝茶采耳的人民公园,是成都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12处纪念设施分布其中;人流如织的东郊记忆,不仅见证过几代成都人的奋斗岁月,也承载着这座城市“三线建设”时期的集体记忆;地下穿梭的成都地铁6号线,编组尾号为“81”的“铸魂强军号”,是全国首列综合性国防教育主题列车……今天的成都,连续8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拥有12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新时代的成都,不仅是布局在祖国西南的国家中心城市,更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重任。对成都而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责无旁贷——既关乎对光荣传统的大力弘扬,更关乎对时代要求的深刻把握、对战略定位的坚决锚定。
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覆盖党政军民、涉及各行各业,要突出抓好重点对象,坚持面向全民、分类施教。日前,《成都市全民国防教育规划纲要(2023—2025年)》印发,是现阶段成都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7个方面、30项重点工作内容。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领导干部是国防教育的关键少数,结合常态化教育和专题培训,成都通过举办理论讲座、实训教学、情景教学等活动抓好公务员经常性培训。9月15日,在青年沙龙中,机关青年代表走进警营,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接下来,在机关大讲堂,还将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作国防形势教育辅导报告……一系列培训活动,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的国防素养持续增强。
抓实青年学子这个重点。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恰逢秋季开学季,学生军事训练、主题团课比赛、国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在成都各大中学校如火如荼进行中。9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年成都市全民国防教育日宣讲活动,走进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优秀退役军人代表等登台宣讲,歌舞、军体拳表演点燃全场……国防教育不仅进校园,更进头脑,在青年学子的心田播撒下爱国强军的种子。
抓好大众普及这个基础。《万里归途》《长空之王》等公益影片放映现场热血沸腾,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吸睛无数,“心系国防”万人签名汇聚众志,国防知识巡展收获广泛关注,国防教育创意照片“打卡”活动异彩纷呈……连日来,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系列活动高潮迭起、氛围浓厚。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成都以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更创新的教育形式,推动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实现全民参与、全员覆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离不开全民国防教育的护航、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也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对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共同筑牢新时代国防长城。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自觉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结合成都实际高质量抓好落实,努力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品牌,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更多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