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本周一,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成都网安周公众体验活动于当天开启,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市民排队争相体验;“网络安全公开课”现场开讲,把各种案例警示如“摆龙门阵”一般讲给市民听;网络安全讲师走进校园,直观演示密码泄露、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行为发生过程……异彩纷呈的活动集人民性、创新性、融合性于一体,市民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共同营造出今年网安周的浓厚氛围。
2023年网安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开幕式等重要活动在福州市举行。从2016年开始,连续8届网安周都沿用这一主题,生动表明主题不变、重心不移,网络安全永远在路上。“为人民”“靠人民”,既是网安周的关键词,也是网信事业始终不变的遵循。
今年网安周,成都亦延续过往,将宣传目标受众对准全体市民,聚焦市民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陷阱、薄弱的网络安全环节,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精彩活动护航市民群众的“网络生活”。恰逢网安周期间,9月15日,成都召开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动全市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市建设推动成都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网络安全为人民。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还是着眼“枝叶关情”,站稳维护群众利益的人民立场,都需要广大网信工作者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践行“十个坚持”重要原则,高质量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具体到成都,我们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网络内容建设管理、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信息化驱动引领、构筑网络安全屏障等不断取得新突破。
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网络安全防护网的织就,要靠每一名普通网民的每一次安全用网。具体而言,每一位普通网民,都要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猎奇心理,引导正向舆论,宣传网络安全,自觉文明上网,共同把网络安全“防火墙”砌得又高又厚。在9月15日的会议上,成都就提出实施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强化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很多是意识问题,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观,不仅关乎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也关乎识别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以一年一度的网安周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形式、植厚氛围,广泛播撒网络安全的“种子”,持续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才能进一步汇聚共同责任、共享清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