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9月18日

让新质生产力释放更大动能

□本报评论员

回顾过去一周,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引发广泛关注的一大新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这个首次跃入大众视野的词汇,肯定了新产业孕育的新动能,界定了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更关注开辟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

科技与未来、想象与创新、迭代与升级……从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基调。放眼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传统产业领域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推陈出新,激烈的竞争中,从一国到一城,谁能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谁就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从手机芯片到中国天眼、从无人工厂到“人造太阳”……从一个创意的诞生,到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定型直至市场的成功,需要多个环节的顺利交棒,对研究或技术的不断投入,对转型路径的长久敏锐与清醒。

环视全国,各地正在多个环节加速而进,在创新链上聚合能量。

聚力基础科学突破——在上海,45所“双一流”高校将齐聚今年工博会,航空航天航海“一展多星”,815项参展项目覆盖各大领域。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9月16日,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13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集中开展,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领略科技的魅力,激发更多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支持企业吸纳转化高校院所成果——9月11日,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第二次联席会议上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支持252家企业购买转化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29项。

9月19日,2023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将在成都开幕,“创兴蓉城 智造强市”的主题,正是要全面展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都探索”。

研究、中试、量产……每一个重点环节的突破,带来的都是从“1到N”的更多可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在补齐短板弱项,加强长板强项的同时,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造条件让科创要素在一起化学反应,科技创新正在产生深刻变革——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越来越多,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在新赛道上大展拳脚的底气越来越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让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从落项目、建设施、进企业、引人才的要素聚拢捏合,到围绕创新链改革破题,增强策源功能,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强的动能。

--> 2023-09-18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20649.html 1 让新质生产力释放更大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