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9月20日

见证 建设 受益

城市与企业的“幸福链接”

“这9年里,我看着成都一天天变得更好、更宜居,从烟火成都到烟火和创新兼备的成都、公园城市成都。”在2023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中,极米科技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副总裁郭雪晴,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讲述了这个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和成都之间的“幸福链接”。在成都,像极米科技一样的无数企业共同参与着城市幸福感的见证和建设,也最终成为了幸福的受益者。

9月19日,苏州太仓,蝉联14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凭借不断创新优化的营商环境、完善健全的助企纾困机制、包容审慎公正的监管态度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因为幸福,所以成功。多年来,成都与在蓉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绘出了一份双方受益的“幸福拼图”。

不断“成长”的营商环境

企业和市民感受是“第一标尺”

今年1月28日,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了一场专门针对营商环境的“开年第一会”,启动了集成多项在线企业服务的“12345”亲清在线平台。两天后,《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以下简称《十大举措》)也正式发布实施,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力做优服务保障三个方面,十条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放眼城市营商环境提升的大背景,《十大举措》则更像是成都营商环境再次升级的“先手棋”。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郑强表示,《十大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成都营商环境5.0改革正式开启,对外释放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号和决心。

从2019年至今,成都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从1.0版更迭至5.0版,以一项项创新举措,全力营造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的良好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而一系列政策体系建设升级的背后,企业和市民感受始终是“第一标尺”。

以“12345”亲清在线为牵引,成都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公平的服务。如今,依托“蓉易办”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一窗受理”“可全程网办”,实现跨省通办162项、川渝通办311项、成德眉资通办166项;实施企业开办一窗办理,企业开办从6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

便民惠企、纾困解难。不断“成长”的营商环境为生活在成都的企业和市民提升着“幸福体验感”,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用科技助力企业发展

将助企惠企深入到细枝末节

6月30日,一场“特殊”的开标即将进行,一切都静悄悄,只有鼠标点击的声音与屏幕显示的变化,投标企业纷纷登录系统,进入“蓉易招”工程招标平台里的开标大厅,在电脑前参与这场“不见面”开标。

随着时间流动,流程一项项完成,最终在开标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参与投标的296家公司的名字及投标报价出现在屏幕上,为这场看似平静实则激烈的开标拉下帷幕。对于成都的企业来说,“不见面”开标已经不再陌生,在“蓉易招”工程招标平台上注册的企业已有18000多家,每个月都有着约300次开标井然有序地进行。

“智慧”赋能让营商环境更加高效。这座超2100万人居住,GDP超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正在以科技赋能企业运转,用智慧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时政新闻部副主任、中国幸福城市论坛新闻发言人戴闻名看来,一系列线上的高效企业服务是成都利用智慧化手段,将助企惠企深入到细枝末节的实证。“当成都GDP超过2万亿元,就要更为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而对企服务水平的提升,就是提升发展质量的一大关键。”她表示,“12345”亲清在线等平台的服务优势也反映在了成都企业家幸福感的量化指标上,本次成都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也与这些努力密不可分。

记者了解到,“12345”亲清在线上线后,创新集成了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四大服务企业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四位一体联动。自亲清在线启动以来,12345热线平台收到企业诉求5.7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8倍,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在95%以上。“蓉易办”平台结合12345企业热点问题,完成“智能客服”近1万余条政策知识的知识库建设,实现企业智能搜索、连续追问、智能问答等功能。“蓉易享”平台现存有效政策文件678件,累计上线可申报事项730条,近1万家企业通过平台进行了申报。全市共组织6295家企业开展“蓉易见”线下活动1168场,收集反映的问题建议1200条,解决问题1105个。

万千气象 无限精彩

巴适生活为企业提供内在动力

极米科技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副总裁郭雪晴至今记得,在极米创始之初,不少外地友商来蓉时,会特意选在周四和周五,忙完工作后,正好在成都度过一个精彩安逸的周末。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总部位于成都的4家本土企业上榜。而如果打开地图则不难发现,4家本土企业的总部周围并非密密麻麻的“钢铁丛林”,而是如同公园一样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景观。

如果说成都无微不至的全周期服务让企业运行更为顺畅,加快了企业成长的脚步。那么,这座城市良好的生活品质和自然环境,则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内在动力”。“快”与“慢”之间洋溢着的幸福感,是无数在蓉企业和企业家成功的重要因素。

经过多年发展,成都成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第3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也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从西部内陆腹地到国际门户枢纽、从西部科技中心到服务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地的转变。在成都,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幸福感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近年来,成都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成中小学及幼儿园4060所,医疗卫生机构超1.25万个、三级甲等医疗机构55家。愈加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救助、住房保障等体系,让孩子茁壮成长、老人乐享晚年、青年安心奋斗,也为企业发展提供着稳定的环境和旺盛的需求。

从东汉富庶的“锦官城”到唐宋“扬一益二”的商业传奇;从“百年春熙”的历史底蕴,到“国际范儿”十足的交子商圈……作为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自古以来,成都安逸巴适的生活环境与商业发展始终相辅相成。在现代,“成都式的幸福”也将继续与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伴,共同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充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 2023-09-20 陈煦阳 见证 建设 受益 1 1 成都日报 c120750.html 1 城市与企业的“幸福链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