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成渝比较优势,进一步用好大运会遗产,成渝两地体育事业和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2027年,重庆成都两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在27日召开的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二次会议上,《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推进体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获审议通过。
2027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3000亿
《实施方案》显示,重庆成都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赛事联办、项目共推,促进成渝两地体育规划衔接、政策联动、协同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打造带动西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到2027年,成渝双核体育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载体平台和示范项目,两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到2035年,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成,两市体育事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渝双核成为全国体育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创办异地同时办赛的线上品牌赛事
《实施方案》明确了多个主要任务,其中“共办赛事”板块,重庆成都将联合申办重大赛事,共同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发挥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大型体育场馆的硬件优势和运作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能力,建立联合申办重大赛事的工作机制,协商共办知名度高、专业性强、群众基础好、地域特色鲜明的国际国内高级别体育赛事。
创新打造“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杯”系列商业赛事。创办以自行车、滑雪、赛车、赛艇等项目为内容的“成渝虚拟体育公开赛”“成渝数字运动会”,创办一批异地同时办赛的线上品牌赛事。
加强赛事开发合作。借助两地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俄罗斯青少年(夏季)运动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契机,交流大型赛事活动举办经验,相互推介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育赛事资源,推动两地举办过的重大赛事易地举办。推动成渝两地体育场馆惠民“一卡互通”、双向开放,推出大运场馆游等特色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方便居民跨区域消费等。
以体育赛事拉动消费,在“共促消费”板块,重庆成都将打造全球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依托巴山蜀水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开发更多优质的户外运动产品。培育壮大成渝体育旅游精品品牌,加强成渝两地体育旅游交流合作,持续办好“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都市体育嘉年华活动。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体育消费目的地,支持成都市、重庆市荣昌区共同深化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通过打造体育消费场景、发放体育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激发两地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融入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重庆马拉松国际消费节、成都“新十二月市”等品牌消费活动,助力两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实习记者 王柳